正确的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

青少年儿童的视力情况令人担忧,放眼望去整个教室“小眼镜”比比皆是,专家提示,养成正确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

  中小学生视力减弱,尤其是眼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人们总以为中小学阶段是近视的高发期,其实,这也是近视的最佳预防期。只要掌握时机,措施得当,近视眼发病率定能下降。下面就请北京眼科专家针对于“养成正确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发生”做一下介绍。

  正常人的眼球20-24岁才发育成熟。中小学学龄期若用眼不当,视力极易受损。近视患者中,少部分人源于因素,而大多数人是后天所致,对后者而言,不良的用眼习惯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近距离阅读工作时间过长,阅读照明不当,距离过近,阅读姿势不正确等。

  以下是养成正确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发生:

  1.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阅读1小时后休息10分钟;照明光线应来自左侧,30-40W台灯的亮度正适宜;

  2.阅读距离一般不低于30cm;端正阅读姿势,不可睡在床上,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证睡眠时间8-10小时;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少吃糖果和高糖,补充蛋白质、钙质、A、D、E等物质,每天晚上睡前做一次眼保健操,通过自我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和皮肤肌肉,增强眼部循环,解除眼,达到预防近视目的。

正确对待近视手术

正确的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

  准分子激光用于治疗近视眼已有20余年的历史,全球上百万人做了手术,实践证明作为手术工具它是不错的手术。但是否拥有了完美的工具就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呢?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至今为止最为先进和安全的日常交通工具,但飞行安全只是因为飞机的先进就能决定的吗?不是的,它还必须具有如精确导航、准确气象预报、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有力的地面服务保障等一整套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证飞行安全。又如:战争的胜负只要有先进的武器就决定的吗?也不是,还必须有基于战争目标的战略计划保障体系、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训练有素的士兵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同样,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安全性不仅是有了准分子激光机就能决定的,还必须有:

  1、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的经验怎样来?从实践中来。医院开展手术的时间越长,做的手术越多,经验自然就越丰富。这主要就是手术医生经验不足、对个体差异把握不好、手术设计不合理、流程不科学、安全质量保障体系不严密造成的。

  2、要有一套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是经验、设备、技术以及医生专业水平的统一。而丰富的经验、科学的流程设计、严密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基础。无论任何先进设备,可是一旦术前检查的数据不精确,抑或是手术医生操作经验不丰富,对个体差异了解不透彻,手术方案一刀切,就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手术就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说任何尖端设备都只是工具而已,只有在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下才能发挥作用,从而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

  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很多环节,如手术前心理辅导、术前病情咨询、家族病史、全面的术前检查、基于经验的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基于经验的术中及时处理、以及手术后的定期复查与保健辅导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整个治疗过程很复杂,且每个环节的权重又是不一样,因此要用系统的观念来考虑,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流程来保障治疗目标的实现。如同样度数年龄20岁和40岁的人,治疗目标与手术方案是不一样的。而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无斜视、内斜视、外斜视的治疗目标与方案也是不一样的;又如,通过仪器检查是完全合符手术指标的,但通过患者家族史或心理分析,有些是不能手术或不建议手术的;再如,术后的及时复查和跟踪服务,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将其制止在萌芽状态,而这一切无不与流程控制与经验相关。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特别是LASIK和LASEK手术已通过美国三期临床验证,因此对于拥有长期手术历史和经验丰富的屈光医生来说,手术风险未必比戴隐形眼镜高。因为戴隐型眼镜可能引起眼部感染和角膜病变,而框架眼镜又可能引起眼外伤。

  从科学角度来讲,任何手术都可能有风险,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在国内眼科界权威同仁医院的手术协议书上就明载可能引起20多项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手术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手术?是不是必须要摘掉眼镜?可做可不做,还是选择不做为好。如果必须要做,也要选择开展手术时间长、经验丰富、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的专业眼科医院。

正确看待近视手术后“反弹”情况

正确的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

  随着人们对近视手术的认识逐步提高,近视手术是否安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阻碍人们接受它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近视手术后视力出现了回退现象,才是很多想做近视手术的患者真正关心的问题。那么近视手术到底会不会“反弹”?下面来了解下。

  总体上而言,近视手术后,视力出现“反弹”有以下几种原因,需要理性看待,不应该以讹传讹:

  1、患者自身近视继续发展。如果患者在手术时视力并未稳定下来,术后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高度近视与薄角膜患者,做近视手术时,本来就需要设计成轻度近视(这种情况,术前医生就会告知)。

  3、近视度数过高,激光近视手术不能全部做掉,需要保留一定的度数。这种患者术后可能还需要戴一定度数的眼镜,这会给其他人造成一种错觉:他手术后依然还是戴眼镜,手术没用。

  以上情况,旁观者看似是近视手术后视力“反弹”了,而事实上情况是患者及手术专家都知晓的。

  近视患者所关心的真实“反弹”,在临床上其实有术前的预测值,通常情况下的“反弹”均在预测值范围内,而且“反弹”度数相对原有度数是微不足道的,不超过5%。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300度以下的轻度近视患者近视手术后,很少有“反弹”现象。

  2、300-600度的中度近视,“反弹”范围在50度内,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影响。

  3、对于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如果术前角膜厚度符合手术条件,术后的“反弹”不会超过100度。

  综合以上情况,正常情况下,即使出现真正的“反弹”现象,患者也是无需配戴眼镜的。

  以上是对“正确看待近视手术后“反弹”情况”的介绍。

  

正确看待近视眼矫正手术

正确的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

  近视眼矫正手术是眼镜一族的不错选择,一个小小手术就能摆脱“看不清世界”的困扰。并且目前技术发展,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收费也在大家能承担的范围之内。它的好处很明显,但也有手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手术只能让你摘掉眼镜,并不能改变你是近视眼的本质。

  视力恢复,眼疾仍在

  现在对近视眼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属于“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准分子激光术只能“矫正视力”,而不能“根治”近视。比如,如果术前近视1000度,手术后裸眼视力达到1.0,再也不用戴近视眼镜了。但你的眼内结构、视网膜还是原先的高度近视状态,所有高度近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即便手术效果非常理想,也不要认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

  视力恢复,视物“画面质量”没跟上

  做过近视眼手术的人,会感觉晚间视力下降,或者碰到阴雨天有视力下降的现象,也就是眼睛视物功能恢复了,但眼睛的其他功效功能却跟近视眼一样。视力正常,只说明屈光度得到了调整,但高的视觉质量还要求涉及像差、对比敏感度、夜间视力、泪膜稳定性等因素。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患者视觉的对比敏感度下降和像差会增大。

  除了这些,做过近视眼矫正手术的人日常倒没有特别的禁忌。眼科专家指出,做过近视眼手术的人,眼睛角膜变薄了,抗压能力更差,所以要保护好眼睛避免碰撞。

  以上是对“专家提醒:正确看待近视眼矫正手术”的介绍。

今天关于正确的用眼习惯可预防近视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

参考资料:http://www.lxsjj.cn/20210824/5885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