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科普!什么是高度近视?

【眼视光知识】科普!什么是高度近视?

科普!什么是高度近视?:当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时被称为高度近视,多数近视在20岁左右趋于稳定,但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成年后近视仍持续加深,甚至达到3000度以上。

通常人们认为,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只要戴上眼镜就能解决,高度近视只是近视度数比较深而已,根本不会把它与致盲性眼底病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也许在50岁时,就可能让近视患者成为盲人。

然而,最新研究报道令人震惊: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并发症已经取代白内障,成为中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病因。

可见,高度近视不仅仅是眼部屈光问题,已经悄然成为隐匿的“视力杀手”,亟需引起大家高度关注。

什么是高度近视?

当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时被称为高度近视,多数近视在20岁左右趋于稳定,但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成年后近视仍持续加深,甚至达到3000度以上。

其发病原因可能是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电脑、手机等电子屏幕类产品广泛使用、户外活动减少等,是全球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

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近视在幼年期发病,那么后期发生高度近视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目前,我国高度近视已达3000万以上,其中小于50岁的中青年人占绝大多数,数十年后相当部分可能发生高近眼底病变,其高致盲性将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