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催生的“小眼镜” 如何防治?

导读:眼睛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人的大脑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而视觉则高达83%。眼睛在人类生活、工作、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往往会使眼睛发生病变。对于孩子,发生率最高的就是近

眼睛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人的大脑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而视觉则高达83%。眼睛在人类生活、工作、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往往会使眼睛发生病变。对于孩子,发生率最高的就是近视。最近,有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60%左右,个别地区竟高达80%左右,许多小学生都戴起了眼镜。情况之严重,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宝姿 POF13502 男女通用 眼镜框 BK黑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近视是如何发生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睫状体的收缩或舒张,从而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眼睛的眼轴比较短,而角膜的弯曲度比较大,这种生理结构使得孩子在6、7岁以前,眼睛都是远视的状态,所以睫状肌长期处于不同幅度的收缩状态。在此期间,如果孩子眼睛常常超负荷工作,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将导致用眼疲劳,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而且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

近视按发病机理可以分为: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真性近视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球的睫状肌痉挛,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若不及时防治,会使眼球前后径变长,形成真性近视,则是一种结构上的异常。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了“小眼镜”呢?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阅读产品是主要的罪魁祸首。它们对孩子眼睛造成伤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屏幕小、字体小,是造成眼睛伤害的主要原因。孩子眼睛会与屏幕贴得相当近,这就需要睫状肌高度收缩,增大调节幅度。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负责调节看远看近的肌肉———睫状肌力量较强,当过度看近,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及相关产品时,就会出现视力疲劳,进而影响眼部聚焦功能,诱发近视,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

2.玩画面跳跃的游戏,以及坐在颠簸的车上或者行走时观看,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因为变动太大的画面、不断闪烁的电子屏幕,使得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

3.屏幕色调太亮、太刺眼,会增加眼睛工作的强度。同时对孩子眼睛视网膜也是一个非常强的刺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与黄斑区的损伤及病变,随之出现的是视力的下降和色觉敏感度的降低,严重甚至会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4.过于专注地盯着屏幕,会使得眨眼频率显著减少。正常情况下眼睑瞬目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但在看电脑、手机,特别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玩游戏时,眨眼的次数可减少到2-3次,眨眼减少的结果是泪水蒸发过多,泪膜破裂过快,眼睛表面得不到湿润、保护,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眼干、眼涩等症状,引发了干眼症。

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学生用平板电脑,其宣传可以防止视疲劳,防止近视的发生。很多学生家长都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实际上这些电脑主要是通过对屏幕的尺寸、长宽比例、对比度、亮度、dpi、光源种类等进行了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使用者的用眼强度,降低眼疲劳。但其并没有消除造成视疲劳的根本因素,所以并非是安全、无害的。如果相信了它的宣传,忽视了它的危害性,不注意控制电子阅读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反而会加速近视的发生。

新概念 FB0032 男女通用 眼镜框 C20灰

尽管电子阅读产品有如此大的危害,但在工作、生活及学习的一些环节中,已无法回避对其的使用,那如何安全的使用电子阅读设备呢?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发布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规范》指出,学龄前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规范》还建议,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包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等;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

2.对于学龄儿童,每次接触手机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同时将电子产品的亮度调节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距离也要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40-60厘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阅读距离,看电视时则最好距离3米以上。

3.尤其要增加孩子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体质,提高眼外肌和睫状肌的调节力。户外运动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近视发生的方法。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营养要均衡,不要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甜品和饮料。

对于近视,预防固然重要,但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家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样重要。

我国近视患儿在发病初期多是由于课业负担太重或是不加节制地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调节紧张、睫状肌痉挛的假性近视,在这一阶段,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并不是眼球的前后径延长所致,这时视力下降的状况是可以逆转的,不能盲目地直接配眼镜。近视眼镜(凹透镜)导致入眼光线进一步发散,会因此引发眼睛的进一步调节,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本来就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又加重了调节负担,于是促进了眼睛疲劳和近视度数发展,假性近视反而变成了真性近视。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出眼睛真实的屈光度数,合理配戴眼镜。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了,就说明孩子患的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减少,那么减少的那部分度数就是假性近视导致的度数。

眼睛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感受世界的窗口,驶向成功彼岸的帆船。让我们携手孩子、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努力,留住他们眼中的清晰世界。

电子时代催生的“小眼镜” 如何防治?

电子时代催生的“小眼镜”如何防治

眼睛是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在人类生活、工作、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往往会使眼睛发生病变。对于孩子来说,发生率最高的就是近视。最近,有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在60%左右,个别地区竟高达80%左右,情况之严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美国哈佛商学院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人的大脑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而视觉则高达83%。

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家眼镜店里,正在配眼镜的小男孩。安心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致眼疲劳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发现,眼睛是通过调节睫状体的收缩或舒张,从而改变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

刚出生的时候,孩子眼睛的眼轴比较短,而角膜的弯曲度比较大,这种生理结构使得孩子在6、7岁以前,眼睛都是远视的状态,所以睫状肌长期处于不同幅度的收缩状态。在此期间,如果孩子眼睛常常超负荷工作,特别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将导致用眼疲劳,远视状态结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而且这种疲劳的积累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

近视按发病机理可以分为: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真性近视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是由于眼球的睫状肌痉挛,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若不及时防治,会使眼球前后径变长,形成真性近视,则是一种结构上的异常。

作者简介:1994年—1999年就读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2007年就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获博士学位。他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青光眼手术,擅长眼部前、后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电子产品是近视的罪魁祸首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了“小眼镜”呢?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阅读产品是主要的罪魁祸首。它们对孩子眼睛造成的伤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屏幕小、字体小,是造成眼睛伤害的主要原因。孩子眼睛会与屏幕贴得相当近,这就需要睫状肌高度收缩,增大调节幅度。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负责调节看远看近的肌肉———睫状肌力量较强,当过度看近,特别是长时间使用电脑及相关产品时,就会出现视力疲劳,进而影响眼部聚焦功能,诱发近视,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弱视或斜视。

玩画面跳跃的游戏,以及坐在颠簸的车上或者行走时观看,对眼睛的伤害特别大,因为变动太大的画面、不断闪烁的电子屏幕,使得眼睛的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

屏幕色调太亮、太刺眼,会增加眼睛工作的强度。同时对孩子眼睛视网膜也是一个非常强的刺激,很容易导致视网膜与黄斑区的损伤及病变,随之出现的是视力的下降和色觉敏感度的降低,严重甚至会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视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过于专注地盯着屏幕,会使得眨眼频率显著减少。正常情况下眼睑瞬目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但在看电脑、手机,特别是精神高度集中地玩游戏时,眨眼的次数可减少到2-3次,眨眼减少的结果是泪水蒸发过多,泪膜破裂过快,眼睛表面得不到湿润、保护,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眼干、眼涩等症状,引发了干眼症。

让孩子安全使用电子阅读设备

尽管电子阅读产品有如此大的危害,但在工作、生活及学习的一些环节中,已无法回避对其的使用,那如何安全的使用电子阅读设备呢?

首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发布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规范》指出,学龄前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规范》还建议,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包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等;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

其次,对于学龄儿童,每次接触手机电脑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同时将电子产品的亮度调节到感觉较舒适的程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距离也要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保持40-60厘米左右是比较合适的阅读距离,看电视时则最好距离3米以上。

此外,要增加孩子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强体质,提高眼外肌和睫状肌的调节力。户外运动是唯一有效的预防近视发生的方法。另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营养要均衡,不要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甜品和饮料。

出现假性近视别急着配眼镜

对于近视,预防固然重要,但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家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样重要。

我国近视患儿在发病初期多是由于课业负担太重或是不加节制地看电视、用电脑、玩手机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调节紧张、睫状肌痉挛的假性近视,在这一阶段,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异常,并不是眼球的前后径延长所致,这时视力下降的状况是可以逆转的,不能盲目地直接配眼镜。

近视眼镜(凹透镜)导致入眼光线进一步发散,会因此引发眼睛的进一步调节,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本来就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又加重了调节负担,于是促进了眼睛疲劳和近视度数发展,假性近视反而变成了真性近视。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散瞳验光,检出眼睛真实的屈光度数,合理配戴眼镜。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了,就说明孩子患的是假性近视,如果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减少,那么减少的那部分度数就是假性近视导致的度数。

眼睛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感受世界的窗口,驶向成功彼岸的帆船。让我们携手孩子、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努力,留住他们眼中的清晰世界。

【延伸阅读】

学生专用电脑阻止不了近视

当前,市场上出现一些学生专用的平板电脑,称其可以防止视疲劳,预防近视的发生。实际上,这些产品主要是通过对屏幕的尺寸、长宽比例、对比度、亮度、dpi、光源种类等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使用者的用眼强度,降低眼疲劳。但是,由于并没有消除造成视疲劳的根本因素,所以,此类产品并非是安全、无害的。如果相信了它的宣传而忽视了其危害性,不注意控制电子阅读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反而会加速近视的发生。

电子时代催生的“小眼镜”如何防治

钓鱼戴偏光镜好不好?

钓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程,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很大的错误发生,因此,更加专注的目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选择一付合适的钓鱼眼镜就是装备中必不可少的了。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钓鱼眼镜—这个不起眼的小件也越来越为钓友所熟识认可,如何选购一副合适的钓鱼眼镜呢?

钓鱼戴偏光镜好不好?偏光镜是根据光线的偏振原理制成,即光的振动平面和偏振轴平行时,偏振光滤光片才能使偏振光透(如同百叶窗的原理)。钓鱼的时候,尤其是夏天,太阳比较大,水面上波光粼粼,非常的刺眼,不仅眼睛受到伤害还看不清水面上的情况,鱼什么时候上钩都不知道,因为非常需要戴上一副偏光镜。

新概念YC9015偏光太阳镜适合钓鱼等户外活动

偏光眼镜一般我们都是夏天配戴,夏日的阳光毒辣,也不要完全依靠偏光镜来保护眼镜,尽量选择背光、或是侧背光的位置,出钓的时间好安排在早上10点前,下午4点钟以后进行,或者在夜间。避开阳光直射,对眼睛的保护有好处。如果全天候地垂钓,外出时一定要戴帽子,再配上一副墨镜,帽子好选一顶帽舌比较长的遮阳帽,且以白色为宜;墨镜应该是绿色的,紫外线中的uva、uvb成分对眼部的伤害大,因此应选择佩戴质地良好的太阳镜。建议在选购太阳镜时注意其光通量和过滤uva、uvb等系数指标。此外在路途行进中,配戴眼镜对防止空中尘埃、飞虫等侵害眼睛也大有好处。

钓鱼戴偏光镜好不好?

今天关于http://www.f4799l.cn/20210824/68091693.html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眼镜的资讯请关注新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1:电子时代催生的“小眼镜” 如何防治?

参考资料来源2:http://www.f4799l.cn/20210824/6809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