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的24眼肌检查法
近视眼镜配帽子

斜视的24眼肌检查法

眼位检查: 映光法(Hirshberg) 遮闭法检查(cover test) 交替遮闭法(alternate cover test) 检查目的:主要是发现2o以上的某种类型的斜视倾向。 方法:首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另眼注视目标,很快将遮挡板移向另眼,观察遮挡眼的运动状况。 单眼遮闭与不遮闭法 检查目的: ①是隐斜还是显斜的判断。 ②第一斜角和第二斜角是否一致。 ③何眼为注视眼。 方法:用遮挡板遮闭一眼,令一眼注视眼前目标,遮挡超过5秒时间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并观察该眼的运动情况。 结果判断: ① 档板撤离遮闭眼后,此眼从其它方向很快回到正位说明患者有隐斜。 ②档板撤离遮闭眼后,此眼暴露出某种斜位,并停留此位,说明患者有显斜。 ③档板撤离遮闭眼后,二眼均暴露出相同的显斜斜度,说明第一、二斜角相等。 ④档板撤离遮闭眼后,一眼暴露斜度大,另眼斜度小,说明第一、二斜角不一致,说明有麻痹因素。 ⑤档板撤离后,该眼停留在斜视位,另眼仍在注视目标,说明遮闭眼为斜视眼,另眼为注视眼。 ⑥档板撤离后,该眼虽为斜视眼,但立刻回到注视位,而另眼原注视目标不能维持而滑向斜视位,说明原遮闭眼为注视眼。 隐斜计或马氏杆(Maddox) 检查目的:为自觉的斜视度的定量检查。 方法:头部固定,平视正前灯光,暗室中进行。检查两眼分别注视时的情况。 结果判断: 水平放置马氏杆出现竖向光线,可判断水平斜度;垂直放置出现横向光线,可判断垂直斜度。

交替遮闭加三棱镜法: 检查目的:为他觉的斜视度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先用交替遮闭法暴露患者的某种类型的斜视度,再用三棱镜中和所出现的斜视度直至交替遮闭检查不能出现斜视度为止。 双眼运动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一组配偶肌在各方向运动的协调情况,是否有强弱的变化。 检查方法:可用映光法在各方诊断眼位上,比较二眼的光点变化,以判断配偶肌的强弱。 单眼运动检查: 检查目的: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检查方法:遮闭一眼后,另眼在各方面做运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到位。

双眼注视野: 检查目的:对一组配偶肌进行定量运动检查。 检查方法:利用弧形视野计上,并戴红绿眼镜,用灯光做试标,双眼追随目标。 结果判断:正常双眼注视野各经线约为50o。 单眼注视野: 检查目的:对单眼某肌肉功能进行定量检查及术后肌肉功能判断。 结果判断:正常上转为35 o40o,内、外、下转为50o。 辐辏运动: 检查目的:异向运动功能状态的检查。 检查方法:用一小的注视目标,如笔尖等,由正前方远处至眼近处,观察双眼异向运动能否追随目标相应进行运动。 结果判断:正常集合近点为6.5cm,超过10cm以外说明辐辏功能不全。严重的辐辏功能障碍者可退至1米以外。

A. V运动: 检查目的:通过大角度上下运动,可考虑同名肌功能的状况。 检查方法:检查时上下转可超过25 o运动,此时可发现上下不同的斜度差距。 结果判断:当双上直肌不足或双下斜肌过强时,可出现V症,当双下直肌不足或双上斜肌过强时,可出现A症。 复视像: 检查目的:自觉的定性眼球运动障碍的检查。 检查方法:患者一眼前放红绿镜片,令其注视眼前灯光,主要观察:①第一眼位复视是垂直还是水平;②左右注视时哪方向分离最大;③周边物像属哪眼。 结果判断: 水平复视主要在左右注视最为突出,周边物像属患眼。 垂直复视时不仅左右注视时突出,重点在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寻找分离最大的方向,周边物像属患眼。

代偿头位检查: 检查目的:发现头位倾斜的类型,协助麻痹性斜视的诊断。 检查方法:嘱患者保持正常的视物习惯,由检查者直观望诊。 结果判断: ①面向左右转:为代偿水平肌功能不足。 ②下颏内收或上抬:为代偿垂直斜度的某垂直肌功能不足。 ③头向某肩倾:为代偿旋转斜视而出现头位向某肩倾斜。

器械检查: Hess屏检查 检查目的:眼球运动功能状态的定性、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利用红绿互补的原理,患者戴一红绿眼镜注视眼前棋盘格状黑色幕布,黑色幕布中央每距15 o设红色注视目标,共9个结点,代表九个诊断眼位方向。 结果判断:重点观察九个诊断眼位的图形变化,肌肉功能变弱时,所查Hess屏眼球运动图形变为狭小。而肌肉功能亢进时,所查Hess屏图形扩张变大。

同视机诊断眼位检查: 检查目的:判断麻痹肌、过强肌;斜视度定性、定量。 检查方法:在第一眼位及各个诊断眼位上斜度变化,将水平、垂直、旋转斜度清楚显示出来。 结果判断:眼位偏斜度数最大的方位即为麻痹肌所在处,或为眼球运动受限明显处。水平肌的功能状态可在左右注视位上表现出来,垂直度或旋转度可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位置上表现出来 。

双4△三棱镜检查: 检查目的:旋转斜视的定性检查。 检查方法:用一个二底相对的4△三棱镜放一眼前,令患者观察一横线。

双马氏杆检查: 检查目的:主要用于旋转斜度的定量检查。 检查方法:将2个马氏杆同方向放在试镜架上并置于二眼前,注视灯光目标。 结果判断:若垂直放置双马氏杆,二眼显示水平光线条如一眼鼻侧线高、颞侧线低时为内旋,反之为外旋,将一眼所倾斜的光线逐步移动,使之平行后,所移动的角度。

Bagolini线状镜: 检查目的:线状镜可检查视网膜对应情况,可利用线状镜某些特性做旋转斜度的定性检查 。 检查方法:在暗室中,眼前放置线状镜分别注视灯光,并观察光线条的角度变化。 结果判断; 内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锐角,水平对顶角为钝角 外旋斜视,上下对顶角可变为钝角,水平对顶角为锐角。

眼底照相检查: 检查目的:利用眼底象的某些成分分析旋转斜度。 检查方法:散瞳后做眼底照像,观察中心窝与视盘中心线的位置关系。 结果判断:正常黄斑中心窝位于视盘颞侧缘外2.5PD视盘下1/3处,向下移位过多说明有外旋,向上移位则说明有内旋 其它检查: 目力、眼底、屈光状态及视功能检查 检查目的:可了解眼部的一般状况,是否合并其他异常情况。

牵拉试验: 检查目的:主要用于鉴别肌肉麻痹、挛缩或机械性障碍的诊断,或做视网膜对应判断及了解术后复视的影响。 检查方法:滴表面麻醉药后,用镊子夹做一侧角膜缘向受累肌方向运动或反方向运动,看是否有张力出现。 结果判断: ①.主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并对抗受累肌的收缩力量,如收缩力不足,说明肌肉麻痹明显。②.被动牵拉试验:夹住受限侧角膜缘,并向受累肌方向运动,如有张力出现,说明对抗肌挛缩或有机械性限制。 鉴别诊断: ①.上直肌麻痹与眶底骨折 ②.上斜肌肌鞘综合征与下斜肌麻痹 ③.眼球后退综合征时,内转受限,可推断外直肌纤维化。 ④.下直肌的甲状腺相关病(肌源性)和上转肌麻痹上转受限时为下直肌的甲状腺病,不受限时为上转肌的功能不足。

歪头试验(Bilschowky test): 检查目的:用来鉴别斜肌与直肌麻痹 检查方法:当头向某肩倾斜的代偿头位时,可将头位向反方向倾斜,对比观察,有无眼球上下转现象。 结果判断: 一眼上斜肌麻痹时可出现患眼眼球上转现象而另眼上直肌麻痹时则无此现象。一眼下斜肌及另眼下直肌麻痹时,患眼下转说明下斜肌麻痹,而下直肌麻痹时无此现象。

Parks三步法: 检查目的:可简便快捷的诊断垂直肌的异常。 检查方法: ①.区分上斜是右眼还是左眼 ②.左侧注视与右侧注视时哪侧斜度大 ③.结合歪头试验,头向左或右侧倾斜时,哪侧为阳性。 结果判断 ①.若上斜为右眼,表明右上斜肌、下直肌、左上直肌、左下斜肌麻痹。 ②.左侧注视垂直偏位变大,可表明为右上斜肌及左上直肌麻痹。 ③.头向右肩倾斜时,歪头试验阳性,说明右上斜肌麻痹。

遮闭试验 检查目的: 眼性斜颈还是非眼性斜颈 隐斜状态的麻痹性斜视 怀疑婴幼儿外展是否受限。 检查方法:用遮蔽物将一眼盖住。 结果判断: 遮盖后头位变正,说明为眼性斜颈 遮盖一眼后,一眼视物反而清楚,说明有隐斜。 遮盖后眼位变正,并可外转者,说明外转肌肉功能尚好。

新斯的明试验 检查目的:鉴别眼肌麻痹还是重症肌无力 。 检查方法: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 10分钟之后观察眼外肌状况一次,连续观察半小时 其他检查: 肌电图(EMG) 眼电图(EOG)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①CT, ②MRI, ③颈A造影(CAG), ④椎A造影(VGA) 实验室检查 血糖、尿糖;内分泌方面检查;神经学及全身其他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