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近视眼的学说有哪些?

结构性近视眼的学说有哪些?

结构性近视眼形成的环境学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近工作学说。几乎所有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和措施都和这个学说有关。近工作者容易患近视眼,经常用眼看远处物体的人不容易患近视眼,这是简单的至理名言,也是对近工作学说的简要概述。介绍近工作学说的根据有:

(1)早在1883年,查奇宁对各种职业的人进行视力调查后发现,近视眼的发生率在需要近距离工作的职业人群中明显高于较少在近距离工作的职业人群。确认近视眼和近工作有关。

(2)1979年有人发现,进入军官学校的学生,人校时视力都非常好,通过4年学习以后,大多数人发生了近视眼。惟一合理的解释是,过多的使用近视力,导致了远视力的下降,发生了近视眼。这是很多军事学研究者都承认的事实。

(3)1978年,沃曼和特利发表把小鸡变成近视眼的论文,为人的近视眼研究开辟了新的途经。他们总结说,限制小鸡的视力,仅仅保留前面的视野,导致它们变成近视眼。限制视野使它们的屈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小鸡4—7周大的时候,开始限制视力。然后测量鸡眼的屈光情况。结论是,严重限制动物的视野,可以使它们变成近视眼。小鸡的视力被约束在前方视野,强迫小鸡只能看近处。视力被限制在鸡喙的周围,它只能在这个小区域觅食和观察环境。这样小鸡只能看近处目标,而不能看远处目标。研究结果指出,脑的神经网络对视力的作用,很大程度受环境的影响。而且,视力的发展不仅受动物已存在或不存在的视力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视环境的影响。

1983年,英诺和科斯洛等缝合小鸡的眼睑,1个月后出现高度近视眼(平均—21.87屈光度)。正常对照组的鸡眼平均为+0.87屈光度。眼球明显扩大,主要是轴长增加。缝合眼的轴长为18.0毫米,而正常对照眼的轴长为14.7毫米。这再次证明,限制视力能够诱发近视眼。

(4)1960年,弗朗西斯·杨的研究指出,猴子被强迫看50.7厘(20英寸米)距离或更近的物体,结果变成了近视眼。而且,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时间是他们开始做学校作业的时候。还有研究指出,文盲父母生下的孩子倾向于发生远视眼。还有研究指出,在导弹发射单位近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倾向发生近视眼。

(5)一些科学家在实验研究中,通过缝合动物眼睑、把动物关在暗光的环境里、给动物戴凹球接触镜等方法,迫使猿猴只能看近处目标,人工制造出结构性近视眼,为近工作学说提出有力的证据。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近工作学说能够解释近视跟的一切,因为生长在相同近工作环境中的人,有人发生近视眼,有人没有发生;在发生近视眼的人群中,其程度各异。早期近工作学说,如弗朗西斯·杨的近视眼学说,把近视眼当成一种病理现象,而现代坚持近工作学说的学者,把近视眼看成是一种眼球的适应性生长。如果近工作导致的近视眼是病理性的。那么眼组织的强度和健康可以减轻它的作用。如里斯利(Risely)所注意到的,基因因素影响眼球形状的变化,可能改变近工作对眼球影响的程度。从另外一方面看,近工作导致近视眼是由于眼球适应性的生长。那么,不同的生长激素又是由遗传或营养决定的,因此对视网膜相同的刺激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