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说:“我的眼睛里掉进了沙子,得了沙眼”,“我在新疆工作,新疆风沙大,所以得了沙眼”……真是这样吗?其实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沙眼是由一种叫做“沙眼衣原体”的微生物引起的一种慢性眼部传染病。由于这种病是以结膜表面粗糙呈沙粒样改变为主要体症,因以其形态而得名力“沙眼”,并非沙粒掉入眼内而形成。解放前,沙眼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放后,这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目前该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并没有完全消灭,因此仍须予以高度重视。
沙眼在早期,自觉症状很轻微,甚至无任何症状。少数病人有异物感、痒感、烧灼感及干燥不适等症状,只有到晚期才会出现明显刺激症状如流泪、怕光及视力减退。一般来讲,这种病病程较长,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检查时常可发现弥漫性睑结膜充血、血管模糊、乳头肥大、泸泡增生及瘢痕形成。眼睛经常发红,最后由于发生眼皮内翻、倒睫毛而痛苦异常,甚或发生角膜溃疡、眼球穿通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失明。因此沙眼是一种对人类视力危害比较大的传染性疾病、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绝不可等闲视之。
那么,如果已经得了沙眼又该怎么办呢?目前,对沙眼尚无特殊有效药物,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同时由于全身用药效果不理想,所以多用局部点药,如用10%消炎眼水、0.25%氯霉素眼水及金霉素眼膏等效果尚好。近年来采用利福平眼水及酞丁胺眼水效果也较明显。口服强力霉素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还可配合以手术治疗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总的来讲,治疗效果均不是十分满意。因此讲解对于沙眼,主要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以防治结合的方法,在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抓紧对有传染性沙眼和后发病的治疗。
2、加强公用事业和集体生活单位的卫生管理。
3、提倡一人一巾。患者与健康人绝不可共用一巾。不用公共毛巾擦眼,对服务性行业(理发店,浴室,旅店等)必须加强管理,其面巾,浴巾用后应严格消毒。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经常洗手,不用手揉眼。
5、感到眼部不明原因发红、发痒、异物感等不适时应及时就治。
只要认真做到以上儿方面才能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沙眼。在预防对象上,对儿童应予特别重视。
另外,还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眼红,流泪,异物感者都是沙眼。因许多眼病都可引起上述症状,必须予以区别。因为不同的眼病在治疗方法和预后方面是不同的。要确定您是否有沙眼,最好请到有条件的医院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