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在医学上叫“斜视”,是一种很常见的眼病,多发生于幼儿时期斜视,如不早期及时处理,势将给以后的视力及容貌造成很大影响。
斜视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一种叫共转性斜视,另一种叫麻痹性斜视。各类中又可根据两眼的位置分为内斜、外斜,上斜与下斜。一般只有一只眼偏斜,部分人也可双眼偏斜。我们知道,人的眼球是靠其周围六条肌肉的舒缩来引起转动的,而这;些肌肉又都有特定的神经支配,同时双眼的运动又是通过神经控制而相互配合协调的。共转性斜视就是由于一组肌肉神经支配异常造成肌力不平衡所引起的眼球位置反常,其基本原因至今尚未肯定。在临床上表现为与屈光不正有一定的关系,如外斜者多为近视,内斜者多为远视。这类斜视的主要表现是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有明显偏斜,但各个方向转动时两眼偏斜程度保持不变,各个眼肌本身的运动机能大都正常,病人无复视及眩晕等症状,一般斜视眼的视力都比较差。而麻痹性斜视则是由于一条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或轻瘫造成的,常因肌肉本身或其支配神经的外伤、炎症,中毒或受肿瘤压迫等引起,病人常有复视,眩晕、呕吐等症状,临床上需要详细检查,才能确定原因,决定治疗方法,不过这种类型的斜视比共转性者要少得多。
如发现儿童有斜眼,应及早到医院检查,以便确定病因,早期治疗,否则将会造成不良后果。对共转性斜视,常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1、遮盖法这是一种既简单效果又好的方法,可用于较小幼儿。方法是用眼垫或纱布块将好眼遮起来,强迫孩子用斜眼看东西,以期达到增强斜眼视功能矫正眼位的作用。一般遮盖时每天要打开1—2次,每次1小时左右,遮一周后复查视力,如有增进,继续遮盖,直至斜眼能正常看东西为止。如遮盖后发现好眼视力下降并降至0.9以下时则需停止遮盖。
2、配镜这是斜视治疗中最重要的步骤,可根据患儿屈光状态及时到医院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眼镜。对于患病不超过6个月的内斜视,采用镜片矫正远视眼,效果良好。可戴镜3—6个月,如眼位恢复正常,即坚持戴镜,如仍有内斜,或戴镜不及时发生弱视时则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外斜有近视者应配戴足量的凹球镜片。如果视力正常,亦无其它症状,则不配镜。对于手术者,术后仍应戴镜,但度数可适当降低。
3、手术如上所述对于明显而恒久的斜视则需行手术治疗。对斜视角较大戴镜后只能部分矫正者,也可用手术矫正其剩余部分。
4、其它尚有三棱镜法,遮杆阅读、眼球转动锻炼法及用立体镜或同视机治疗,需根据病情和条件而异。
但总的来讲,斜视治疗与其发病年龄、治疗时间有很大关系。对于内斜儿童一定要在6岁以前抓紧治疗,否则容易形成弱视,那时即使手术也只能起到美容效果,对视力恢复无益。
对青年或成人斜视,只能通过手术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对视力恢复也是没有助益的。讲解手术后期还是得做好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