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性屈光不正的病因和分类:远视和近视一样,发病的光学因素有眼球轴缩短,角膜扁平或晶状体屈折力改变。分别称为轴性远视、曲率性远视、指数性远视。临床以轴性远视多见,属于生理发育过程,和病态远视难以区分。球后肿瘤压迫、视神经乳头水肿、黄斑部水肿和巩膜缩短手术以后,都可以出现病态轴性远视,其他白内障、外伤等疾病也可出现远视眼,所有由疾病引起的远视也称继发性远视,老龄人的老花眼称为老视,属于屈折性远视,是生理性衰老的表现,一般发生于40岁以后,当有营养缺乏。过多红外线照射等因素影响时,可以提前发生。轻度远视可以由晶状体的增强调节而代偿,这种在调节范围之内的远视又称为隐远视。超过晶状体调节代偿能力而显现出来的远视称为显远视。隐远视和显远视合称为总远视。
远视性屈光不正的治疗方法:远视眼治疗主要是配镜矫正视力。配镜总原则是充分矫正屈光度,但随年龄有所不同。儿童轻度远视学龄前只有在出现斜视时才需要配戴眼镜,入学后轻度远视远视性屈光不正也宜配镜以防使用过多调节而发生假性近视。伴有弱视时,戴镜也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方法,必需在充分麻痹睫状肌以后验光,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复查,屈光度降低时要及时换镜,避免配戴过矫眼镜形成人为近视。
成年人轻度远视,视力正常又没有视力疲劳时,可以不配镜,一旦出现疲劳症状或从事近距离工作则宜配镜,成年人调节不能完全松弛,因而不强调充分矫正,以免出现人为近视降低远视力,40岁以后或具有视力疲劳症状时,可适当增加一点度数。调节疲劳或眼肌融合降低患者可以服用中药,用药原则和眼肌疲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