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眼配镜常见问题

散光眼配镜常见问题

散光眼配镜常见问题

散光是由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前后两线焦线,在两焦线的中间就是散光的最小弥散圈。散光主要是眼睛的子午线方向的屈光力不样,在一个光学切面上,一个屈光力大于另个屈光力,而且不能会聚于一点上,所以眼睛调节方面不是整体一个方向用力,而是不对称性使用眼的调节力,所以眼睛极易疲劳,所以在验光时,有患者没有不适时,般给予全矫为好。一般从成因上散光分为:

1、角膜性散光(最常见)。

2、晶体性散光。

3、视轴性散光。

4、视网膜性散光。

散光验配原则一定要在患者结合最清晰、最舒适、最持久用眼的眼镜目的前提下,一般有以下几点:

1、轻度散光(0.50D)多无自觉症状,可不必矫正,如引起视力减退或疲劳,轻度者也应矫正。不同的人对于散光,敏感程度不样,有的轻度近视。比如1.00D以内的,另外有0.50DC散光,一些患者,不矫正散光的话、病人的视力就提高不到1.0,甚至球镜不加,只矫正散光,病人的视力就能提高到1.0。

2、对于儿童散光的病人,应该配足。对于远视伴散光而且有弱视的儿童患者,一定要把散光加足。这样可以防治弱视的发生。对于正镜,有些视光学者建议不全矫,是用矫到最好视力的球镜再减去0.50~1.00DS,因为最好视力的时候,患者所用的度数都远远不够真实的度数,为了让患者能看清楚一点,又不能太欠矫。

3、对于斜轴性散光患者要注意空间错位带来的不适,可以通过偏轴或低矫处理。在混散光中球镜一定要全矫,对眼睛调节方面有好处。检查眼位,隐内斜者近视散光配浅些,远视散光配足,隐外斜近视散光应配足,远视配浅。

由于验光员的个人偏好及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相同的患者的散光验光结果往往会有比较大的不同,而检影验散光也是相对客观的方法,因而在为每位患者验光的时候就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至于最终眼睛度数的确定一方面要检查病人眼位是否斜视或是隐斜视,第二要考虑病人的屈光状态是近视或是远视,第二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只有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可以既矫正了病人视力,又可以防止屈光不正的不良发展,这对弱视者尤其重要。

关于散光的取舍问题,认为如果散光低度数不大而旦病人主管感觉又不明显,无体现,则可以不配,但是有体现的,不管多小都要给予矫正。但对于较大散光,如果是首次配镜则可考虑散光折半,将另一半折到球镜中,这样先试戴三月,三月后再结足度数。对于年龄较大者,适应力较差,也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