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OK镜真的能控制近视进展吗?

【眼视光知识】OK镜真的能控制近视进展吗?

OK镜真的能控制近视进展吗?: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是指使用高透氧材料制作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长期佩戴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缺氧造成的角膜损伤。

近视是影响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它常常是由于眼轴过长,远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视力下降。近视在青少年期发展最快,而对于那些近视出现较早的儿童,以后很有可能会发展成高度近视,并很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青光眼,黄斑变性以及各类病理性的视网膜改变。而东亚地区是世界上近视发生率最高的区域,95.5%的中国大学生和96.5%的韩国19岁青年都有近视,因此控制儿童近视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急的事情。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有多种光学矫正和药物的方法能控制近视的进展,角膜塑形镜(OK镜)就是其中的一种,以往的研究报导32%~63%的人佩戴OK镜有效果。

本研究是一项为期12个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眼交叉互换的临床研究,旨在研究在东亚进展性近视儿童中佩戴夜戴的OK镜对抑制眼轴增长的效果。同一个患者一只眼佩戴夜戴的OK镜,另一只眼佩戴日戴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每3个月进行一次数据采集,佩戴六个月后,再经过停戴镜片2周的恢复阶段后,两只眼睛再互换佩戴的镜片。继续佩戴6个月,再经过停戴镜片2周的恢复阶段后,对2个阶段结果进行分析。

按照入选标准,初始入组32人(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华人、越南人),年龄在8岁~16岁之间,等效球镜在-1.00D~-4.00D之间。第1阶段结束时26人完成研究,第2阶段结束时24人完成研究,两阶段完成的人数虽然不同,但在人口特征和研究变量的基线水平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并对没有完成研究的人进行随访询问无法完成研究的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一阶段中,佩戴OK镜的受试眼,佩戴3个月时,以及6个月后,并停戴镜片2周后,眼轴长度均较基线水平明显缩短。而佩戴RGP的受试眼,在前3个月眼轴无明显改变,在6个月后及停戴镜片2周后,眼轴长度较基线水平明显变长。在第二阶段中,经过两只眼交换镜片后,佩戴OK镜的受试眼在9个月,12个月及停戴后2周的眼轴长度无明显改变,而佩戴RGP的的受试眼,在12个月时眼轴长度较基线水平明显增加。(表1和图1)

在第一阶段中,佩戴OK镜的受试眼,近视度数在佩戴后3个月和6个月后有明显降低。但停戴2周后,近视度数与基线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佩戴RGP的受试眼,在佩戴3个月、6个月及停戴2周后,近视度数虽然有加深的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第二阶段中,佩戴OK镜的受试眼近视度数同样有明显降低。而佩戴RGP的受试眼,近视度数明显增加提示停戴OK镜换为RGP后,近视度数出现反弹。(表2)

表22个阶段客观等效球面屈光度(标*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在第一阶段中,佩戴OK镜受试眼,在3个月及6个月后角膜顶点曲率半径明显增加,平坦及陡峭K值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角膜非球面参数发生正性偏移,而停戴2周后与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佩戴RGP的受试眼,3个月后角膜顶点曲率半径较基线水平明显增加,停戴2周后,较佩戴3个月及6个月的值明显下降。平坦K值在6个月时明显下降,但停戴后2周则明显上升。陡峭K值在停戴2周后明显增加。角膜非球面参数发生负值增加。在第二阶段中,同样的是佩戴OK镜的受试眼,在9个月及12个月时,角膜顶点曲率半径明显增加,平坦和陡峭K值明显下降,角膜非球面参数发生正性偏移,停戴2周后与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而佩戴RGP的受试眼,在12个月及停戴2周后角膜顶点半径明显增加,陡峭K值也有增加,角膜非球面参数发生负性偏移,平坦K值无明显改变。(表3及表4)

结论:本研究证实起码在佩戴的初期,OK镜可以抑制眼轴的增长,及近视的进展。但当受试眼由佩戴OK镜6个月后改为RGP,屈光状态出现了反弹的现象,提示我们在佩戴OK镜期间要注意屈光状态的稳定性。

本研究采用了不同与以往传统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我们有两只眼睛的优势,采用了新颖的双眼交叉互换镜片的方法,这种方法能避免传统方法操作麻烦,费时,费钱,样本需要量大,随访偏倚等缺点,并且对照组选用的是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而以往很多研究都是选用框架眼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而OK镜为何能抑制近视进展呢?目前最被支持的假说是周边视网膜对眼轴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对周边视网膜产生远视性的离焦容易导致眼轴增长,近视性的离焦减少眼轴增长的概率,而佩戴OK镜能使周边视网膜的成像保持一种近视性的离焦状态。而本文作者也推测认为佩戴OK镜后,短期内可能出现的脉络膜的增厚,使人类暴露于近视离焦的状态,从而抑制了近视的发展,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支持这个假设。

角膜塑形镜(OK镜)是一种特殊的硬性角膜接触镜,是采用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对称地、渐进式改变角膜中央表面的形状来降低近视。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使角膜中央弯曲度变平,日间视物时形成视网膜周边部近视性离焦而使眼轴增长缓慢,从而有效的控制近视发展。因而角膜塑形是视光领域最有前景的应用技术之一。

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是指使用高透氧材料制作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长期佩戴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缺氧造成的角膜损伤。由于直径小,镜片易随着瞬目在角膜表面活动,使新鲜泪液不断进入镜片下,保持角膜的清洁,维持角膜正常的生理代谢,并且成像质量非常高,是临床上公认的健康的视力矫正选择。

本文选取了近视高发地区的26例近视增长期的青少年患者,双眼分别佩戴OK镜及RGP,进行1年的观察研究,通过对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的基线测量,并且每3个月进行一次测量,在6个月时,停戴镜片2周后,双眼交换镜片继续观察,到12个月时,停戴镜片2周,再次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提示短期内佩戴OK镜可以有效的控制眼轴的长度及近视的进展。

我国近视发病率逐年升高,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此严峻的现状,是眼科医疗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虽然增加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率,但社会和环境压力使很多的家长不愿采取此种方法来控制孩子近视的发展。OK镜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被家长所接受。因此适应症的选择,规范的验配方法,密切的随访,和坚持佩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近视的发病机理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