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度近视 会发生致盲性病变?:通常人们认为,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只要戴上眼镜就能解决,高度近视只是近视度数比较深而已,根本不会把它与致盲性眼底病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也许在50岁时,就可能让近视患者成为盲人。
为什么高度近视 会发生致盲性病变?
通常人们认为,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只要戴上眼镜就能解决,高度近视只是近视度数比较深而已,根本不会把它与致盲性眼底病联系在一起,更不会想到也许在50岁时,就可能让近视患者成为盲人。
然而,最新研究报道令人震惊: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并发症已经取代白内障,成为中老年人致盲的首要病因。
可见,高度近视不仅仅是眼部屈光问题,已经悄然成为隐匿的“视力杀手”,亟需引起大家高度关注。
什么是高度近视?
当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时被称为高度近视,多数近视在20岁左右趋于稳定,但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成年后近视仍持续加深,甚至达到3000度以上。
其发病原因可能是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高度近视家族史,或近视在幼年期发病,那么后期发生高度近视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为什么高度近视会发生致盲性眼底病变?
正常人眼球类似球体,随着近视加深,眼球体积会逐渐增大,就像吹泡泡一样,体积增大后球壁会变得非常菲薄。
同样的道理,当近视度数达到一定程度,眼球壁最薄弱的黄斑区组织发生变性萎缩,导致视力损伤,这种病变称为病理性近视。
近视矫正手术是否能延缓或阻止近视眼底病变发展?
近视矫正手术能够让患者恢复正常视力,和配戴眼镜一个道理,正如照相机更换了镜头,能够准确对焦。
但是,眼底病变如照相机的胶卷坏了,单纯更换镜头无法获得清晰图像。
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近视矫正术可以延缓眼底病变的发展。
有些屈光矫正后的患者,误以为高度近视已被治愈,未注意保护双眼,当视力下降发病才去看病,结果发现眼底病变已到晚期,视力无法挽回。因此,近视矫正术后仍需坚持每年做眼底检查。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眼底病变的发展?
1.玻璃体混浊是近视患者常见现象,高度近视更为多见,眼前看到不同形状的半透明的影像飘动,称为“飞蚊症”,一般不影响视力,若“飞蚊”稳定,则无需治疗。
如果在剧烈运动、长时间电脑工作,或搬重物、受外伤等情况下,出现黑影短时间内增多,伴有局部闪光感,或者局部有黑影遮盖,可能有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风险,应立即安静休息,并尽快就诊接受治疗。
2.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多发生在视觉中心黄斑区,是青壮年近视致盲的主要病因,当发现视物变形,中央固定黑影时,应立即就诊,做眼底血管造影或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3.另外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病是黄斑裂孔和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发病时,患者可以看到眼前大片黑影遮盖,中央视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