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家长中常会产生的近视误识与偏见

【眼视光知识】家长中常会产生的近视误识与偏见

家长中常会产生的近视误识与偏见:散瞳药物本身的作用并不是所谓的“散瞳”,而是起另外的作用——麻痹睫状肌。如果想要测得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就要让睫状肌松弛下来。

  误识:孩子年龄尚小,无需配眼镜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小年纪就佩戴眼镜,认为孩子长期戴着眼镜,近视度数会加深,眼镜就永远摘不下来了。

  真相:近视度数是否加深,与眼镜没有多大关系,而是眼睛本身的屈光状态变化导致的。配戴正确的眼镜本身是不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合适度数的眼镜还能有效防止近视度数的加深。家长和孩子都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佩戴眼镜这件事。

  误识:眼镜不需要一直戴着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只需在听课看黑板,或是写字看书时佩戴眼镜即可,平常生活中可以不戴。

  真相:眼镜需不需要一直戴着,主要依据度数及视力,度数较高(大于200度以上)一般建议一直戴镜,这样能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近视也会加深慢一点;近视度数较低,没有趴着写作业看书,坐姿端正,可以看远(看黑板看电视)时戴镜,看近(写作业看书)不用戴镜;如果视力较差、两边度数相差较大也建议一直戴镜。

  误识:护眼灯和眼保仪能缓解近视

  很多商家打着产品能有效缓解或治疗儿童近视的旗号,向家长推销护眼灯和眼保仪,家长信以为真,并以高价购买给孩子使用。

  真相:目前没有数据证明护眼灯能缓解近视。

  误识:拒绝给孩子散瞳,散瞳伤眼睛

  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当听到医生说要散瞳检查后,就动摇了。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太小,散瞳会伤害眼睛。

  真相:散瞳药物本身的作用并不是所谓的“散瞳”,而是起另外的作用——麻痹睫状肌。如果想要测得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就要让睫状肌松弛下来。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很高,如果不散瞳,就有可能检查出过高的近视度数,或者本身无近视而检查结果表现为近视(假性近视)。

  散瞳后所产生的瞳孔散大、调节放松,会出现畏光、看近模糊等症状,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忧,只需避免强光照射或配戴墨镜遮光,不要近距离用眼即可,一般药效过了,瞳孔恢复了,症状就消失了。

  护眼从小做起

  1、不要太早让孩子长时间阅读或长时间看电视,更不要让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玩游戏。

  2、不在昏暗的地方或是晃动的车内看书或看电视。

  3、均衡的饮食,多吃含有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

  4、阳光强烈时适当帮孩子戴上遮阳帽或太阳眼镜,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5、定期半年左右接受一次视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