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屈光裸眼视力的概念

【眼视光知识】屈光裸眼视力的概念

屈光裸眼视力的概念:屈光度俗称近视度数。“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下降多与近距离用眼引发疲劳有关,多是出现调节障碍和最终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也就是眼球的前后径发生了改变,就是眼睛外突)。

  裸眼视力:

  简单说是摘掉眼镜通过视力检测表测出来的视力,也就是人们看清事物的能力,视力的好坏是以看清视物的远近来评判的,好的有1.5、2.0,差的有0.1、眼前辩指、光感(也就是看不清视物,只能感受光的存在)。只要一个人的视力是正常的,无论屈光呈现近视还是远视状态,就不能说这个人是近视、远视或弱视。比如,视力1.0.度数-50D)。

  近视度数:

  屈光度俗称近视度数。“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下降多与近距离用眼引发疲劳有关,多是出现调节障碍和最终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也就是眼球的前后径发生了改变,就是眼睛外突)。“屈光”一般指对平行光线的光路的改变,针对眼睛来说最直接的屈光改变就是反应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上,视物越近,晶状体的曲度(厚度)就.越大,在调节上来说就越费力,第一自我感觉就是眼睛疲劳,也就是近距离看书时间过久的症状;晶状体是人眼看远、看近的最直接的调节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节它的弯曲程度,来改变焦点的远近达到看清视物的目的。

  整合理解即是,裸眼视力是指我们眼底视网膜成像的能力;而近视度数则是指我们眼角膜的屈光度,屈光度数指眼的整个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通常用眼睛的度数来表示,一般是人们看清5米处视力表的1.0为最低度数要求,度数只是人们为看清规定视物的一个状态的具体曲度的指标。改变了位置就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数值,比如看5米远的视物和看3米远的视物,所需要看清的度数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