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有哪些主要症状的表现呢?眼科专家表示,近视眼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视力疲劳、眼位发生变化、眼底病变、眼球突出几个方面。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近视眼常常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烦恼,那么近视眼有哪些主要症状的表现呢?眼科专家表示,近视眼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视力疲劳、眼位发生变化、眼底病变、眼球突出几个方面。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视力: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
2、视力疲劳:特别在低度者常见,但不如远视眼的的明显。
3、眼位: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需要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对减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觉功能就被破坏,只靠一眼视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若偏斜眼的视功能极差,且发生偏斜较早,可使偏斜眼丧失固视能力,成为单眼外斜视。
4、眼底:低度近视眼眼底变化不明显,高度近视眼,因眼轴的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
5、眼球:高度近视眼,多属于轴性近视,眼球前后轴伸长,其伸长几乎限于后极部。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由于不存在调节的刺激,睫状肌尤其是环状部分变为萎缩状态,在极高度近视眼可使晶体完全不能支持虹膜,因而发生轻度虹膜震颤。
以上是对“近视眼有哪些主要症状的表现呢?”的介绍。建议大家平时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疲劳用眼,要防止近视眼的发生。
近视眼与身体发育有关系吗?
身体发育期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时期,然后绝大多数近视的孩子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据权威统计,近视发生最高的时段是小学二年级至小学四年级,也就是孩子7-9岁这段时间。此阶段导致近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处于发育期,发育速度过快,孩子的营养供应不上,或者是孩子的食欲过大、挑食厌食造成孩子的巩膜发育不佳。这段时间建议家长给孩子补充营养,说服孩子改掉厌食偏食的习惯。
第二:这段时期的孩子普遍学习压力很大,加上孩子不合理用眼,学习姿势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视疲劳,最终导致近视。
第三:孩子还未成年,眼球没有完全发育好,这期间,孩子的眼睛还有很大的可塑性,跟成人相比较,他们更容易近视。
总之,近视眼发生跟身体发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否认之间存在间接的关系。所以还在处在发育期间,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用眼及营养供应等。
近视眼与什么有关
近视眼形成由2个因素,一个内部因素一个外部因素,下面是俩个因素的介绍。
一、近视眼形成的内因:
1.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高度近视的遗传性比一般近视的倾向明显。有遗传因素者,近视发病率较早,常在进入青春期以前就开始近视了,且多在6个屈光度(-600度)以上。这种高度近视在医学上叫变性近视。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都为高度近视,子代100%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但也有显现不全的表现。环境因素起一定作用。一般近视属于多因子遗传,既服从遗传规律又有环境因素的参与。
2.发育因素: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眼球的前后直径只有成年人的2/3左右,故均是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变长。到15岁左右,眼球基本上跟成年人一样,前后直径达到24毫米。如果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则形成近视。这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其近视度一般都低于6个屈光度(-600度),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但如果幼年时进展很快,到15~20岁时进展更快速,以后即减慢。这样的近视常高于6个屈光度,可达到20或30个屈光度,既镜片-2000~-3000度。这种近视称为重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这种近视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病变,视力逐渐减退,配镜也不能矫正视力,这样的眼睛大多数最后都造成失明。很少有出生时就是近视,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近视,而先天性近视眼很少有退行性病变。
二、近视眼形成的外因:
1. 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这类人群得近视的比较多。青少年在校学生中的近视最多。
2.环境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对眼睛视力有相当恶劣的影响。因为角膜有透气性,它在不断地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其代谢所需的氧80%来自空气,空气被污染后,其间的有害物质也必然会通过气体交换这一途径进入角膜内,时间长了,肯定要影响眼睛视力。特别是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关系更为密切。不注意锻炼身体,不注意营养全面、合理膳食都将导致近视的发生。而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持续看近,是形成近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如果假性近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继续在近视环境中过度的用眼,视网膜长期接受近视反射,动眼神经指挥眼外肌持续舒张,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压迫下,球壁逐渐变薄伸长扩张,弹性减弱。睫状肌环形纤维持续紧张,回弹力降低,不能舒张。
眼生理变化过程是:
①调节过度造成调节紊乱,这时的视物模糊即是一种形觉剥夺的近视环境
②眼球在这个近视环境中产生适应性变化(异常生长)
③眼轴逐渐变长
④近视的度数越来越大。经过休息或使用阿托品等麻痹睫状肌后也不能改善和提高视力,假性近视就变成了真性近视,这时近视在大脑中枢已有了固定的占位,治疗时难度加大。
长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少年儿童的近视大都是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吃饭挑食,营养不全,加上缺乏科学用眼知识,更没有眼保护措施、手段,长期的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危害更大。同时电脑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引起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的近视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对学生来讲,做作业时照明不足,繁体字笔画过于拥挤以及不良的读写习惯等,都迫使学生把书本拿近,看近必然引起一系列的近反射。近反射使眼球壁内生化结构改变和眼内压增高使眼轴变长形成轴性近视即真性近视。
近视眼与睡眠不足有关
近几年来,我国的眼科专家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结果发现中、低度近视眼与遗传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如果将近视眼的发病因素定为100,那么,遗传因素只占30左右,其余的70为后天环境因素所致。一般来说,大多数近视眼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如果这时期的青少年缺少睡眠时间,就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身体各部位的发育不平衡。
因为眼睛的发育和视力调节主要受植物神经的支配,当植物神经出现功能紊乱时,眼内睫状肌就会出现异常收缩,使眼轴变长,从而形成近视。目前,一些眼科专家认为,眼部植物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是引起近视眼的病理基础。眼科医生的调查和统计资料证实,造成眼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首要因素,是缺乏睡眠时间。因为眼睛实质上是大脑组织的延伸部分,故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必会影响眼睛的健康。
另外,看电视的时间过长、暗室读书及体质差等也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是这些因素比起缺乏睡眠时间所起的作用要小。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和愉快的生活,才是预防近视眼的第一要素。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睡眠,这与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的增高有很大关系。为了更有效地预防近视眼,中学生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每天要保证有8~9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5小时。
三、坚持用眼卫生,每天做1~2次眼睛保健操。
如果做到了以上三点,就能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今天关于近视眼有哪些主要症状的表现呢?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