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深度认识高度近视

近视有高低之分,一般高度近视不太容易治疗,而且还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那对于高度近视你了解吗?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pathological myopia)或退行性近视眼(degenerative myopia)。高度近视的发病原因尚不确知。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于遗传关系较大。后天环境对于近视眼的发病有重要作用。

一、为什么高度近视眼患者不宜作剧烈运动?

有高度近视眼患者,医生常告诉他,要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同时不宜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头部受伤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玻璃体后脱离,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

一般认为,高度近视的度数越大,眼底的改变也越明显,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也越大。据专家说1/3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同时有高度近视,5%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可发生视网膜脱离,说明高度近视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率是大的。而且剧烈运动、头部震动及重体力劳动都可能成为视网膜脱离的诱发因素。

二、为什么高度近视眼轻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呢?

原来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不断增长,视网膜和脉络膜不能相应地变长,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弥漫性萎缩,尤其是眼球后极部和黄斑部更为明显,在视乳头颞侧或四周出现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斑,周边视网膜变性。玻璃体由胶状变成液态,有时可出现部分浓缩,点状、条状或絮状混浊,随眼球运动而上下飘动,也常和视网膜发生粘连。当头部过多震动或剧烈运动时(如打篮球),玻璃体动荡增加,视网膜常受到牵引而发生裂孔。当视网膜有裂孔时,液化的玻璃体就会进入视网膜下,形成了视网膜脱离。

三、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1)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2)白内障 由于眼内血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混浊。

(3)青光眼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比正常眼多六到八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4)黄斑病变 常见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裂孔。

(5)视网膜脱落 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八倍或十倍于其他人群。原发性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中,近视眼所占比例可高达70%以上。

(6)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cleral spaphylomn) 变性近视眼由于眼球自赤道部向后过度延伸,后极部巩膜明显变薄,发生局限性扩张,在眼内压在作用下,巩膜膨出,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后巩膜葡萄肿。其发生与屈光度的高低及眼的长短明显相关。

(7)弱视。

(8)斜视 由于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及相互关系失调,常伴有隐性外斜或显性外斜。

带隐形好还是框架好?

带您深度认识高度近视

什么是隐形眼镜?有多少种?

隐形眼镜是一种戴上镜子又叫别人不易看出来的眼镜,有人又叫“无形眼镜”,因为和普通眼镜相比,它的体积小而又不需要框架。确切地说也不是真的“无形”。医学上叫接触镜,有角巩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它是直接贴附在角膜上的一种小而薄的镜片,与普通眼镜一样能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隐形眼镜除可矫正屈光不正外,还可以用于美容、化装、防护,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也可用于治疗某些眼疾。

隐形眼镜有:

1) 硬性隐形眼镜(PMMA);

2) 透氧硬性隐形眼镜(CAB);

3) 软性隐形眼镜(HEMA);

4) 硅橡胶隐形眼镜;

5) 软硬组合的隐形眼镜。

软硬中又因含水量不同又有38%、55%、75%之分,也有镜片中心厚度不同透氧效果也不同,可分中心厚度0.12毫米、0.07毫米和0.035毫米。

框镜有什么缺点?

带框架的眼镜在我国配戴的比较多,有的人一会儿也离不开它,它是利用鼻梁作支持点挂在眼前的,和眼球成了二个光学系统。如果从小时候就戴眼镜,几年以后就会发现,面容都改样了,眶距窄小,鼻梁塌陷,鼻梁塌陷,鼻根部变窄,戴镜时间长的鼻根部皮肤发红,或有色素沉着发黑色,常在阳光下工作的或是在夏天因日光晒后面肤发黑而镜框架下的皮肤和眼睑部皮肤颜色发白,有明显的不同。镜片厚的,或镜架稍不合适,鼻梁和耳朵就有压迫感,常会发生皮炎、湿疹。框镜影响视野,尤其宽边镜架周边视力受限。在室内外气温差大或到冬天,镜片容易被水蒸气盖上,使之模糊,如司机开车、医生开刀或某些工种遇到这种情况都感到烦恼。戴框镜还不方便窥看仪表、仪器,如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医疗检查仪器(如检眼镜)等等。对演员、运动员及特殊工种都不适宜。有些人两眼屈光度相差较大,即一只眼高度近视,另一眼正常或轻度远视,如配戴普通镜双眼差每增加0.25度,双眼物像差就增加0.5%,如超过5%一般人不能耐受,两眼成像大小悬殊,不能合像,感觉看不清,头昏目眩,像差5%,镜度差250度或1.50散光镜。也就是两眼度数不能差250度。还有高度散光或两眼散光轴位不一致,或高度屈光不正等这些情况框镜也不容易完全矫正。最近有医师作过统计对比,在框镜不能矫正视力时改配隐形镜,其视力可提高27%—58%.

戴“老花镜”防治近视合适吗?

带您深度认识高度近视

  有报载,随着中小学生近视率逐步攀升,各地纷纷加强近视眼预防工作。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透露,将给小学生们戴上300度的老花眼镜,看看是否能治疗近视。

  广州市让中小学生“戴老花眼镜”来预防近视,未必不是大胆果敢的创新,假如这个想法的现实尝试获得极佳效果的话,不仅将极大的造福孩子们明亮的双眸,更将是对于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贡献。

  但是,卫生医疗既然与公众的卫生与健康相关,既然健康与生命是头等大事,那么,当然应该十分审慎才是。现实中,任何的医疗方案和策略,要想正式的用于临床,都必须经过十分严格的验证程序,在多年试验期中确定其疗效、适应人群及副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如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说,根据现代医学上的“光学离焦学说”,可通过减少后离焦或人为制造前离焦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近视,应该说,“老花镜防近视”并非全无道理,但是,只要“老花镜”预防“近视”并没有得到临床上的实际证明,就算是理论上的依据再充分,也不是大范围推广施行的理由。

  基于上述视点,“老花镜防近视”或许确实是独辟蹊径的高招,但是,在“老花镜防近视”的疗效通过临床比对试验得出正式结论之前,在确认“老花镜防近视”是普适且没有副作用和适得其反的效用之前,还请不要随便拿全体中小学生作“试验品”。

戴彩色隐形眼镜易伤眼睛

带您深度认识高度近视

现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时尚人群开始将乌溜溜的黑眼珠变成深邃的蓝、前卫的绿、迷幻的紫…这些都是彩色隐形眼镜的功劳。而这些扮靓眼睛的彩色镜片,却是眼睛健康的杀手。

  “自由”买卖和“随意”使用是伤眼的主要原因

  隐形眼镜的主要用途有三,一是用于矫正屈光不正,二是用于眼病的治疗,三是用于美容。

  对于眼病治疗用的隐形眼镜,因为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隐形眼镜,因为需要验光检查,所以它的使用至少还有一部分是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也不算太多。而对于用于美容目的的彩色隐形眼镜,因为目前国内还处于“自由”买卖和“随意”使用的状态,所以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明显增多。

  彩色隐形眼镜可对眼睛造成哪些损伤?

  一、影响夜间视力:由于彩色隐形眼镜的周边都上了颜色,中间所留的圆孔直径是固定的,但是人眼的瞳孔却需要随着光线的亮度而扩大或缩小。一般来说,到了晚上,人眼的瞳孔通常会大过6毫米。所以,长期戴这类彩色隐形眼镜,夜间的视力范围和清晰度可受到影响。

  角膜水肿和角膜机械性损伤:彩色隐形眼镜阻碍了角膜从空气中得到氧气,角膜缺氧造成角膜上皮细胞水肿且易剥落,使得配戴或取下镜片时易造成角膜上皮机械性的损伤。特别是戴镜初期,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怕光、流泪、异物感、看东西模糊。

  二、巨乳突状结膜炎:因为镜片与结膜接触,张闭眼时反复摩擦刺激,或是对镜片本身或消毒药水的过敏反应引起。主要表现是眼睑结膜(眼皮的内面)可见红石榴子一样的突起。初期不易被发觉,严重时表现为眼睛发红、发痒、分泌物多,戴镜后便出现镜片移位、视力模糊、异物感等。

  三、角膜炎和角膜溃疡:角膜一旦被破坏可导致角膜感染甚至角膜溃疡穿孔。病原菌可以是来自于被污染的隐形眼镜镜片或护理液,也可以原本就存在于病人的眼表组织里。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怕光、流泪、异物感、看东西模糊,溃疡明显者可以看见黑眼球上白色斑点,表面凹陷,并有分泌物。

  四、角膜白斑和角膜血管增生:角膜溃疡不易治疗,如有幸能够控制也会形成角膜白斑影响视力,有时需角膜移植才能挽回。在长期缺氧的情况下,血管便由角膜边缘向中央生长以向角膜提供氧分,但却可引致角膜混浊,甚至失明。

  五、彩色物质泄出而损伤眼睛:由于彩色隐形眼镜的色彩是渗进镜片的,如果生产技术不过关,日后还可能有彩色物质泄出而损伤眼睛的危险。

今天关于带您深度认识高度近视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

参考资料:http://www.czttzs.cn/20210712/9176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