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诉你孩子应该做哪些眼科检查![]()
眼科医生提醒家长,孩子出生后6个月时应该做一次眼科检查,之后3岁检查一次,5岁检查一次,上学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健康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掌握孩子眼睛的健康状况。
孩子一套完整眼部检查项目,包括有:收集病史、视力检查、色觉检查、立体视检查、瞳孔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视野检查、屈光不正检查、眼表健康检查、眼底健康检查等至少12项项目。
下来给大家逐一解说:
1、收集病史
通过询问了解一些孩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发育状况,比如有没有晚走路、经常摔跤、用眼行为异常等。发育异常的孩子,往往眼睛的发育也会有问题。
2、视力检查
使用儿童视力表,对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3、色觉检查
通过色觉检查,可以发现孩子是否存在遗传性色觉异常;其实有些眼病,首先会出现色觉异常。
4、立体视检查
立体视是我们对物体深、远、近的感知。在孩子视觉发育中,要谨防立体视缺失。
5、瞳孔检查
检查瞳孔大小、形态、瞳孔对光反应、调节反应等可以发现视神经系统的异常。
6、眼位检查
眼位检查可以判断眼睛是否有斜视;眼位检查的结果,也决定着孩子是否有弱视,及帮助医生决定验光配镜的最终处方。
7、眼球运动检查
引导孩子眼球向上、下、左、右、颞上方、颞下方、鼻上方、鼻下方运动,排除眼外肌或者神经系统问题。
8、双眼视功能检查
针对眼部调节、双眼视功能等所做的检查,判断孩子能否持久舒适地使用眼睛。
9、视野检查
视野是我们眼球转动所能看到的全部的空间范围。视野的大小、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
10、屈光不正检查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经过验光检查可以了解孩子的屈光状况,早期发现各种屈光异常有助于及时纠正孩子的视觉问题。
11、眼表健康检查
主要是对眼表结膜、角膜的检查,看结构、功能是否正常,比如是否有炎症、角膜是否透明、泪膜是否正常等。
12、眼底健康检查
眼底检查对视网膜、玻璃体及视神经等做出健康判定,排除先天性眼病等疾病。
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小孩子都有其特点,所以检查的重点也有不同:
6个月大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比较容易检查,对简单的东西(比如光)感兴趣,检查重点在于有没有先天发育异常,有没有遗传性眼病、中高度屈光不正、斜视等。
3岁是人生第一次全面眼科检查,一些屈光发育不良的问题最容易在3岁时候出现,检查重点在于发现有无弱视、斜视、双眼视功能发育异常;
5岁学龄前的检查,小朋友的沟通能力提高,已经可以做主观检查,重点在于测量双眼视功能、检查屈光不正情况,为正式入学做好准备;
入学后,孩子眼球还在发育,视觉系统持续变化,建议每年检查眼睛,尤其是关注眼轴的发育情况,重点了解孩子读书后、在用眼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孩子眼睛的能力够不够用,会不会有造成学习困难的双眼视问题,以免视觉异常影响学习成绩。
当孩子前往医院检查时,医生会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眼睛基础的发育情况等,来给小孩子做必要的检查,对常见的眼病及屈光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孩子拥有光明的未来。
延伸阅读:
配眼镜前为什么要做视功能检查
人的两只眼睛并不是简单的单眼视觉叠加,而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立体视觉感受,建立在双眼调节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基础上的复杂工作。针对眼部调节、运动功能所做的检查即为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NRA、PRA、BCC、聚散能力测量等多项检查。国际上,双眼视功能检查已成为验光配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不做双眼视功能检查,您的配镜可能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要做双眼视功能检查?我们知道验光得到的结果是当时眼部的屈光状态,一般可以满足验光距离时视物清晰,而正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要看不同距离的物体,需要调节、聚散――即双眼视功能参与。双眼视功能主要检测的就是双眼的调节和聚散功能,双眼的融合功能、调节异常和眼运动功能,并且根据结果合理矫正,合理戴镜,合理训练,有效解决由于双眼视功能异常引起的近视度数快速加深的问题。即使是相同的屈光度数,不同状态的双眼视功能也需要不同的矫正方式。
不查双眼视功能,配镜可能不准确。良好的双眼视功能不仅能清晰的看远,还能持续舒适阅读。若双眼视觉出现了缺陷和障碍,将会引起复视、弱视、斜视、抑制、立体视觉丧失、视疲劳等,而这些单靠传统的验光是无法科学检测到的。而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可以准确发现问题,对症治疗,医师根据眼睛的具体情况做出分析,帮助受视觉困扰的患者改善视觉质量,延缓近视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