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普及,电子产品的不断推新,儿童学业的加重,导致儿童近视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更多的家长开始注意儿童视力发育这个健康问题。今天我们请来北京未来儿童医院眼科专家为大家普及一些儿童视力小常识,如下:
什么是儿童近视
儿童近视属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和成人近视的特点有所不同。近视(近视眼)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小儿近视指发病为儿童时期,存在调节异常,进展性,易受多因素干扰的特点。
儿童近视的分类
按近视程度可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按近视发生改变的结构可分为轴性近视和屈率性近视。按发病病程可分为初发性近视,进展期近视,恶性近视。按遗传相关性可分为遗传性近视和非遗传性近视。按近视类别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按调节因素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儿童近视鉴别诊断
1.假性近视:通过严格的散瞳验光,合适的散瞳剂选择,可以排除。即1-6岁使用0.5%阿托品眼膏,7-12岁1%阿托品眼膏,验光前三天,每日三次。12岁以上2%后马托品眼膏验光前一日每小时一次共5次或复方托品酰胺眼水5分钟点眼一次,6次后过二十分钟。
2.引起视力低下的疾病:很多眼部疾病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通过仔细的眼部前后节检查,可以容易排除。
3.圆锥角膜: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排除。
4.青光眼:通过眼压监测,视野及眼底视神经检查可排除。
儿童近视矫正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眼睛的度数和近视镜的度数相互抵消,成为零度,为了看清,眼睛就要在原来的度数基础上再调节300度才能看清,这样一来成了600度,如果长时间带眼镜看近处,会更近一步加深近视。所以儿童近视还是尽早治疗比较好。
儿童近视矫正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1、药物治疗
最有效和常用的药物是阿托品,它麻痹睫状肌作用强,持续时间久。其他常用的类似药物有环戊通、后马托品和托吡卡胺等,但共同的缺点是瞳孔散大畏光、近视力下降。另有学者认为阿托品对进行性近视无明显作用,而且即使有效,由于其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和耐受性,因此还不能作为常规的控制近视进展的药物。也有人报道中药对近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近视的眼镜治疗
(1)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青少年确诊近视后的第一选择,但框架镜只能矫正视力而无法控制近视发展,近几年出现了渐进镜、多焦镜等,其对近视的控制作用还不肯定。
(2)软性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但由于其可能对角膜、结膜造成损害,青少年近视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谨慎配戴、定期复查。
(3)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有OK镜和RGP镜两种,对青少年近视既可矫正视力又可以控制或延缓近视度的进展,但其验配技术性要求较高,价格稍昂贵。
高度近视者配戴接触眼镜,可以增加视野,避免破相,又可使两眼屈光参差明显者减少两眼像差,使之维持双眼视觉功能。青少年近视者,不但可用接触眼镜增加视力,还可压迫角膜防止近视继续发展。
儿童近视矫正最有效方法
儿童矫正视力的有效方法?现在已是一个读屏时代,智能手机、iPad得到了广泛应用,更是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在大多数家庭中,由于忙碌的工作及对小孩的溺爱,家长们会习惯性地用iPad打发孩子,无论是在商场、餐馆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小孩拿着电子产品玩游戏的身影。由于这些种种现象,孩子们的视力也正受到威胁,近视群体也逐渐年轻化、儿童化。
儿童近视的危害:
1、学习成绩下降。一般患有近视眼的大多人群属青少年,青少年患上此病,不佩戴眼镜看不清视物,佩戴又会出现视觉疲劳,这样便会导致孩子无心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
2、损伤眼睛。患有近视眼会佩戴眼镜,而佩戴眼镜后,由于时常的活动,会导致一些意外,若不慎撞碎,很可能出现对眼睛的外部损伤,轻则言不受伤,重则会导致失明。
3、遗传下一代。后天患有近视眼的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出现遗传下一代的问题,影响下一代的前途,所以如患有此病的应及早治疗。
4、危害身心。由于近视,多种体育项目不能参加,影响到正常发育和心理健康,这样也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阴影和麻烦。
儿童近视矫正最有效方法:
1、镜片矫正:在配镜之前,首先要通过检影难光弄清近视的真实度数。对于青少年配镜验光要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以控制调节作用,排除假性近视。配镜的原则应采取同样可使近视眼的视力矫正到较佳视力的较低度镜片。
2、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采用透气性硬质角膜接触镜材料,它是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在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眼轴缩短,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近视的发展,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治近视的技术”,是治疗儿童近视的理想选择。
儿童近视矫治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假性近视误作真性近视
孩子在近视初期,常常处于假性近视的阶段。这个时期矫正,是可以将近视治愈的。发现孩子出现近视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散瞳,散瞳后,如果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即可断定为假性近视。这时应督促孩子注意用眼卫生。这种用眼卫生主要指通过让眼睛休息,来保护视力。看书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每次间隔时应远眺,并多看向绿色的物体。这样,长时间注意,近视症状会逐渐消退。
误区二:年纪小,弱视无需治疗
弱视现象常出现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范围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再大一点,可能弱视会好一些,没有必要一发现弱视就进行治疗。而且,孩子小,对美观也并不在乎。其实,弱视的治疗期是越早越好,12岁以上的孩子对弱视治疗敏感度将降低很多。
误区三:电脑验光后直接配镜
很多孩子患有近视后,立即通过电脑验光配戴眼镜。虽然这种方法使孩子用最快速度,通过矫正达到正常水平,但对于眼睛的保护却存在着一定的危机。当确定患有近视后,孩子不仅要验光配镜,也要做相应的眼部检测,特别是首次验光配镜者,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眼科进行全面眼部检查,排除其他异常症状引起的视物模糊,以此来消除眼疾带来的隐患。
误区四:贵的眼眼镜一定是最适和孩子的
目前市面上镜架镜片品种很多,价格相差很大。不少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镜片时,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认为只有贵的眼镜才是最好的,最贵的眼镜才适合孩子的眼睛发育。妈妈网专家提醒,孩子选择镜片应该首先考虑树脂加硬眼镜片,玻璃镜片易碎,容易对孩子眼睛造成损伤。树脂镜片主要要求散光轴位精确,所配的光度一定要准确,镜片上不能有划痕,不能有气泡和杂质,配制的孩子眼镜片度数一定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检测标准.屈光度的误差应该在国颁标准的要求范围之内。
今天关于儿童近视鉴别诊断方法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