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应如何防治

什么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应如何防治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又称色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进行性的视网膜病变,发病多开始于儿童期,多双眼受累,患儿首先出现夜盲,日后感觉视野越来越窄,视力越采越差,且服食很多猪肝及鱼肝油丸都不见效。晚期视野呈管状,行走极感不便,成为职业及生活盲人。用检眼镜检查患者眼底时,可以看到视网膜有骨细胞样的色素沉着,视网膜动脉及静脉高度狭窄,视乳头呈蜡黄色。半数患者可合并有近视眼,后期则形成白内障。

本病男多于女,患者父母或祖辈常有近亲婚配史。在致盲的单一基因遗传性眼病中,发病占第一位。发病情况依民族和地域而有差别,在总人口中,数千人中有一名患者,但在血缘联姻盛行的闭塞地区,发病率可高达1/2000。本病在遗传类型上,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为性连锁隐性遗传。

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多采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A及B1、胎盘组织液注射、胎盘或垂体皮下埋藏、针刺疗法及中医中药治疗矫正视力,但疗效不确切。

应用第二代微光夜视仪,对此病是实用而有效的辅助工具。它是利用简单装置来解决夜盲症状,若在物镜前加一个18r视野的广角镜片,就能增宽管状视野的病人100以内的视野。也可用红外线的光波来加强3mcm以内的夜视觉。但此种方法目前尚未普遍推广。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未来可以应用“健康的基因”代替有缺陷的基因,从而可以根治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此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