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盲症的调治方法有哪些

小儿夜盲症的调治方法有哪些

小儿夜盲症常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最早表现为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缺乏时可导致夜盲。家长往往发现小孩至暗处较往常迟缓,或者不敢行动,故称为肝虚雀目、小儿雀目。进一步发展,可表现结膜和角膜上皮角化,角膜出现深的基质溃疡最后角膜穿孔,也可出现角膜软化(溶解)及坏死,后期可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可失明。常是双眼发病,病初起若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本病常见于婴幼儿,多因喂养不当,慢性腹泻、麻疹等急性热病之后的不当忌口而引起。

小儿夜盲主要是维生素A缺乏,局部可用鱼肝油滴眼剂及抗生素类眼药水滴眼,重者加用1%阿托品液滴眼扩瞳。若角膜行将穿破,则要加压包扎,并服降眼压药物。肌肉注射维生素A,每次5万单位,每日 1~2次。小儿夜盲进行全身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过量。在儿童,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高颅性呕吐,可发生于1次给予30万单位以上时。慢性过量可发生在每天给予10万单位或更多,长达数月,而婴幼儿每天给予2万。6万单位,长时间后会中毒。因而治疗周期不应超过8~12周,最大血清浓度不超过150ug/ml(5.25/_umol/L),夜盲也可以进行推拿。推拿按摩时,患者坐位,医者施用点按肾俞、肝俞、脾俞,以补益脾气,促生化之源,补益气血,补肝益肾,滋阴潜阳。嘱患者仰卧位,医者施用抹双柳法,点按睛明、丝竹空,以滋阴潜阳,养血安神,益血明目;施用提拿足三阳法,点按光明,以益血明目。以双手拇指与余四指对合力循足三阳之经筋顺序提而拿之,称为提拿足三阳法。操作时患者仰卧位,医者以双手拇指与余四指的对合力动作连贯和缓,持续施之。拇指尽力与余四指分开以增加提拿的范围,着力于股外侧循足三阳经筋顺序提拿至外踝、足背,往提拿足三阳法返3~5次。

介绍此法主要在配合全身按摩时使用。操作中切忌抓提,避免伤及皮表。也可采用捏脊疗法,以两手指背横压在长强穴部位向大椎穴推进,同时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肌肉捏起,交替向上,直至大椎,作为1次,如此连续6次。在推捏第5、6次时,依次在肾俞、脾俞、肝俞等穴位用力将肌肉提拿1次,捏完后,再以两拇指反复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压2~3下。一每日1次,连用5~7日,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取主穴四缝、肝俞、脾俞、配穴三阴交、足三里。将四逢刺后挤出黄白色液体,其余均用补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