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一般来说,约1/4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5%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并与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遗传因素和病情控制的好坏有关。
【病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了。从研究结果来看,本病被认为主要是源于视网膜血管,尤其是微血管系统的损害,随后引起视网膜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糖尿病的糖代谢机制紊乱是产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因。
【诊断要点】
1.有糖尿病病史在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若黄斑区受累,可有视野中心暗影、中心视力训练下降等症状。视网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进入玻璃体,患者感眼前有黑影飘动。如新生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患者视力严重下降,最后可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脱离。
2.根据眼底所见可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①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后极部可见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及白色软性渗出等。②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上述病变外还有新生血管与纤维增殖,玻璃体反复出血,并可引起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观察病情进展,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激光治疗】
近年来,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显著疗效。光凝治疗的机制为:光凝直接封闭视网膜内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瘤渗漏。光凝可以破坏毛细血管闭塞引起的视网膜缺氧区域,减少或清除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光凝破坏了高耗氧的视网膜,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光凝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释放多种新生血管抑制介质增多。一般来讲,I、Ⅱ期病变患者不需要行光凝治疗。Ⅲ、Ⅳ期为光凝治疗的最佳时期。V、Ⅵ期光凝治疗效果差,可配合玻璃体切割手术行眼内激光光凝。目前,Ar+激光为首选,Kr+激光、倍频Nd:YAG激光、半导体激光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