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方法有哪些: 1.保守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视力大于0.3以上,双眼晶状体部分浑浊,或者中心浑浊块小于3毫米,周围晶状体清亮者,可保守治疗,定期去医院观察其浑浊块有无变大。 2.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双眼晶状体完全浑浊,范围大,密度高,影响了视觉发育;或者晶状体部分浑浊,但视力小于0.1者,都需要手术。影响先天性白内障视力恢复最主要因素是手术时机,抓住正确的手术时机,就会把孩子带出黑暗。手术时间选择如下。 ●完全型先天性白内障,或者出生时是部分白内障,出生后迅速发展成完全型白内障的患儿,应在新生儿期(1个月内)手术。 ●双眼患儿应在出生1~2周内及早手术,第一只眼手术48小时后,应作第二只眼的手术,防止单眼遮盖发生剥夺性弱视。 ●单眼白内障在出生2个月前,应该完成手术。这样可以避免弱视和眼球震颤发生。如果延误手术,视力将难以恢复正常。 3.术后视力康复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弱视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少儿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即出生到2个月时,因浑浊晶体的遮挡,视网膜不能接受正常的光刺激,干扰了视细胞的发育,极易形成剥夺性弱视。及早手术可解除遮挡,让光刺激视细胞发育。出生4个月以前治疗剥夺性弱视,效果很好;出生6个月后治疗,效果就很差了。对单眼剥夺性弱视,术后要积极进行正常眼遮盖治疗,把弱视眼功能提高。对婴儿遮盖正常眼的具体作法是:出生1月内手术,不需遮盖。1~2个月内手术,每天遮好眼2小时。2~4个月内手术,每天遮好眼3~4小时。4~12个月内手术,每天遮好眼时间为婴儿清醒时间的一半。 ●屈光矫正治疗,白内障新生儿和婴幼儿术后,眼睛无晶状体,视力较差,要作光学矫正才能提高视力,看清物体,才能给视网膜清晰的光刺激,促使视细胞良好发育。所以,戴眼镜是防止白内障术后的婴幼儿不产生弱视的关键。婴幼儿戴框架眼镜比较方便、经济,又没有并发症,2个月的婴儿就能戴。但单眼白内障术后者,因两眼屈光度数相差大,戴框架眼镜会使双眼看出的影像大小形状差别比较大,眼睛很不舒服。对这样的患儿,最好选择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双眼影像差比较小,视野大,视力也比戴框架眼镜要好些。但角膜接触镜也有明显的缺点,即婴幼儿戴上和取下比较困难,容易丢失,容易引起眼睛发炎,需家长格外精心呵护,注意镜片取戴前后的清洗、保管。 ●人工晶体植入少儿作白内障手术后,需要最早在2岁以后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提高视力,发展双眼立体视觉功能,防止弱视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