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健康验配四步走之“精准验光”

隐形眼镜健康验配四步走之“精准验光”

隐形眼镜健康验配四步走之“精准验光”

一项对全球3800名屈光不正患者消费需求的调研结果,其中亚洲1400名屈光不正患者的40项常见需求结果分析发现,屈光不正患者对视力的需求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健康。正确地引导消费者关注眼部健康、安全地使用隐形眼镜,是行业的责任推动。

软性接触镜是国家规定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其验配是一个严格而科学的医疗过程,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专业检查,才能科学地确定镜片类型、配戴方式和护理系统,对配戴后的效果能有更高的预见性。软性接触镜的验配流程具体可分为:问诊眼部健康检查精确验光试戴配适评估配戴与护理指导复查(定期眼部检查)六个环节。

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牢记从而养成良好的使用和护理习惯,重视品质和专业的博士伦公司特别总结出隐形眼镜验配健康四步走,即精准验光、专业配镜、规范护理、定期复查。

精准验光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

通过与配戴者交谈和询问病史,对配戴者的戴镜目的、戴镜史、旧镜度数、旧镜视力、配戴要求和眼部及全身健康状况作初步了解和信息收集,进行客观验光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眼部屈光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电脑验光仪的检查结果仅为精准验光提供可依据的参考,切不可作为最终处方。)

2.精确阶段:

这是验光流程中最关键的阶段。验光的目地不仅仅在于检测人眼的屈光状态和度数,还需要配戴者看得清晰、戴得舒适和持久,这是一个需要与顾客反复沟通、循序渐进的过程。专业检查要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值得注意的是,散光的配戴者需注意对轴位微调的敏感度,以此预估散光隐形眼镜验配的成功率。对于多焦点接触镜的配戴者,主视眼的测量会对配后评估和调整起关键作用,如博士伦渐进多焦点接触镜,如果配戴后出现不适的情况,可以通过近用不清晰调整副眼,远用不清晰调整主眼的原则进行调整。)

高度近视的配戴者,尤其需要考虑顶点距离的影响,在试戴片允许的情况下,可配戴一定度数的试戴片后再验光,以确保验配后的隐形眼镜度数尽可能准确。

瞳孔大小的观察测量对于验配非球面和多焦点接触镜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例如较大瞳孔在配戴隐形镜片时,可能会出现相同屈光度下,配戴非球面软镜比球面软镜视力更清晰,因为瞳孔越大球面像差对视力的影响越大,而非球面镜片可以矫正人眼的球面像差,使视力更清晰;而对于多焦点接触镜而言,瞳孔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验配后的视力,需要作出相应的预估。

3.终结阶段:

在确定单眼精确光度后进行双眼平衡、老视检查、眼位和眼球运动以及立体视觉等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幅度、集合近点、眼外肌运动、遮盖实验、立体视觉等,这些可以判断患者除了屈光不正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视觉问题。比如习惯性视疲劳、缺乏立体视觉等都可以通过专业检查作进一步筛查,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处理原则在于:从框架眼镜转变为接触镜配戴者,其调节和集合会发生变化(近视配戴接触镜比配戴框架眼镜时需要更多的集合和调节),如果配戴者已经接近老视年龄,以及有调节集合功能异常的患者,这种转化带来的影响会更加明显,需特别关注。

当检查出患者眼位有略微斜视时,可综合考虑患者屈光状态和眼位给予处方:近视内隐斜,处方给予应欠矫,欠矫度数以内斜程度低的最好视力为准;近视外斜视的处方应给与全矫正,尤其是间歇性外斜;如有散光,散光必须全矫。

最后试戴,考虑到患者实际接受度和配戴舒适度,通过试戴才可以得到最佳配镜处方。

在软性接触镜的配戴者中,需要特别关注两类人群:

第一类:散光人群

有数据表明目前散光隐形眼镜的验配率仅为1%,这与散光患者的比例相差甚远,因此隐形眼镜矫正散光一味用球代柱处理是不足取的,我们应该考虑到散光是否超过-0.75D?散光的发生是在主视眼还是副眼?球代柱是否能够提供清晰并且稳定的视力?验光师可以使用散光视觉演示3步法:①无散光的视觉效果;②有散光的视觉效果;③球代柱的视觉效果。患者通过直接的视觉感受对比,将得出最真实的答案。通过精准验光以及正确信息的传递,引发顾客对于专业的信赖感,从而建立专业的权威性。

第二类:老视人群

现代人如果想保持年轻形象,继续无镜框的便捷生活,可以选择配戴渐进多焦软性隐形眼镜。它需要更加专业和细致的验光:1.确定远用光度,通过顶点换算法确定配戴者远用的等效球面光度;2.确定主/副眼 (主眼一般为较常用或决定方向的一只眼);3.确定下加光度:初期老花(+1.50D以内)选用低下加光度镜片(低下加)、深度老花(+1.75D ~+2.50D)选用高下加光度镜片(高下加)

综上得出,精准验光是一个动态、多程序的临床诊断过程,患者自身状态、需求以及与验配师的配合度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最终给予的配镜处方应综合考虑到患者眼睛客观实际的屈光不正状态、患者实际的用眼需求,以及患者个体的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