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为什么要医学验光

【眼视光知识】为什么要医学验光

为什么要医学验光:了解病史、年龄、职业、用眼情况、裸眼远近视力、平时配戴眼镜的习惯,配戴自己眼镜时的矫正视力,测量患者所配眼镜的屈光参数和视力变化情况。

一位近视患者戴上-2.00D的矫正镜片后,矫正视力可达到1.0,此时,-2.25D、-2.50D、-2.75D以及-3.00D,甚至-1.75D也能眯起眼睛看到1.0。常规验光可能随意任选一个作为验光处方,不同的验光单位可能开出不同的验光处方,容易造成病人的疑惑和医疗纠纷;而医学验光根据被检者的眼位、调节、双眼单视以及集合功能等检查结果,只能得到一个结果作为验光处方,减少医患纠纷。

医学验光是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屈光状态、眼位、调节力、视功能、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十几项诊断指标,结合现代医学和视光学知识而给出科学处方,根据医学验光所配的眼镜具有准确性、舒适性和健康性,不但能够看清物体、而且眼睛感到舒适、用眼能够持久,对眼睛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扩瞳验光是让眼球处于调节静止状态时的验光,适合少年儿童及调节较强的成人。

小瞳验光是存在调节情况下的验光,适合扩瞳验光结果的复检及调节较弱的成人。

客观验光是检查者通过仪器对被检者瞳孔中的光影进行判断,迅速知道被检者初步屈光状态,为随后主观验光奠定基础,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主观验光是通过被检查者戴上矫正镜片后对矫正视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判断,准确查出患者真正的屈光状态。

医学验光流程

预检:了解病史、年龄、职业、用眼情况、裸眼远近视力、平时配戴眼镜的习惯,配戴自己眼镜时的矫正视力,测量患者所配眼镜的屈光参数和视力变化情况。

初检:客观验光、确定眼位、主视眼、眼球运动功能、瞳距、雾视、初矫球镜、精确散光(交叉柱镜)、精确球镜(红绿测试)、眼睛融合功能(worth四点、斜视度、等像试验)、立体功能、最后进行双眼平衡试验,双眼调节力测定(特殊患者还需测定单眼调节力),得到最低负镜或最高正镜达到最佳双眼视力的各项参数(MPMVA)。

复检: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身高、眼位、瞳距、MPMVA、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调节功能、集合辐辏功能及眼睛疾病等各种情况选择合适镜片,让患者试戴。要保持患者视力矫正前后主视眼一致;顺规散光低矫,逆规散光或斜轴要足矫;内隐斜近视低矫,远视眼足矫,外隐斜近视足矫,远视眼足矫;调节力强,近视配得浅些,远视要深些,如果调节力弱则相反;身材高大,手臂长,老花可以浅配,身材小巧,则老花适当深配;一般人保持双眼视轴中心与眼镜光学中心一致,远视镜片可以略大,近视镜片要略小,隐斜或显斜患者要适当调整眼镜的光学中心弥补融合功能不足,集合功能差的远视患者,瞳距略放小,使视轴落在矫正镜片光学中心,利用三棱镜效用,使物像向鼻侧移位,保持双眼单视功能;对于矫正视力差、融合功能或立体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先去眼科医师处诊疗;黄斑变性或白内障术后选择过滤蓝光的镜片等,最后给出医学验光处方,并提供视力保健意见。

因此对于青少年、初次戴镜者、戴眼镜出现视疲劳者、双眼屈光参差者、曾患有眼疾者、需进行屈光手术者、短期近视度数增加较快者等建议医学验光。少年儿童因眼球处于发育阶段,建议每半年一次医学验光,可以安排在寒暑假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