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近视是宅出来的?:研究发现近视与孩提时代户外活动过少之间存在关联,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当时,许多研究者都大吃了一惊——孩子们的玩耍或许会促进眼睛的正常发育,这个观点听上去实在不可思议。
近几十年来,北美和欧洲的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美国现在已有1/3的成年人近视。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引起担忧了。然而相比之下,东亚地区近视率的攀升已经达到了令人警惕的地步。最近对韩国首尔的年轻人和中国上海的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近视率超过95%。在远东的其他一些中心城市,近视率的飙升也不容小视。
研究发现近视与孩提时代户外活动过少之间存在关联,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当时,许多研究者都大吃了一惊——孩子们的玩耍或许会促进眼睛的正常发育,这个观点听上去实在不可思议。
户外活动与视力的关系
只要小时候多在户外花点时间,许多人或许就不用架着框架眼镜,不用戴隐形眼镜,也不需要做激光手术矫正视力——这些观点光是想想都令人神往。
但古根海姆指出,现在还不清楚待在户外会在大多大程度上降低近视风险,也不知道具体机制是什么。一些科学家说,要诀可能是沐浴于自然光下,可能是在极目远眺中放松眼睛,也可能是户外环境下余光景物的作用,当然也可能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除了待在户外之外,其他行为或许也有影响。今天创下的高近视率,恰好与整整一代孩子的成长同步发生,他们在计算机和电子游戏的熏陶下长大,又被沉重的升学压力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一点在远东地区尤为明显)。一些研究者提到了一个争论已久的理论,认为近视与过多的阅读及其他“近距离工作”(nearwork)有关。
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定论。但至少在中国广州,与近视相关的临床试验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被随机选中的孩子每天会在学校多参加一小时的户外活动。随着实验数据的积累,这项策略已经初现成效。
近距离工作
“近距离工作”或许是另一种磨合不佳的人类行为改变方式。我们的先祖不读书,即便是那些削箭头或者干其他细活的人,大概也不会一干就是一整天,而且每天都如此。频繁的近距离工作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而出现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个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或者上上个世纪。许多人是在童年变成近视眼的,书呆子架一副“酒瓶底”的经典形象恐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人到成年也会患上近视,纺织工人和成天面对显微镜的从业者近视率极高,已经成为职业病。
苏新梅等人最近的研究,已经将“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工作增加”与近视联系了起来。“看书、写字和操作电脑都与近视有关,”她说,“我们发现经常泡在电脑上的孩子更容易近视。”古根海姆也发现,喜欢读书的青少年里近视率更高。另一个团队调查了丹麦的医学院学生,发现那些全神贯注于阅读大量枯燥书籍的医学生同样更容易近视。
穆蒂和摩根通过研究发现近距离工作几乎不损伤视力,此后“近距离工作导致近视”的假说就失去了一批拥趸。其实,整理一下导致近视的潜在因素就很容易发现:读了很多书的人大概是在室内读的书,看电视或用电脑也是如此。
2007年,一项针对土耳其的医学院学生所作的调查,进一步动摇了近距离工作理论。与视力极佳的同学相比,那些近视的医学生在7岁以前待在户外的时间较短。在那些近视的医学生中,大约1/7是在18岁以后才近视的。研究者没有发现他们在近距离工作上存在任何差异,因为每个医学生都要作大量阅读等近距离工作。但是,这项发现指出,户外活动过少造成的“恶果”可能会到年纪渐长时才显现出来。
另一些研究暗示,一些不太受关注的因素也在发挥作用。一项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似乎能够在11岁的孩子身上起到某种预防近视的效果。这种趋势在丹麦医学院学生身上也能观察到。
穆蒂想知道,待在户外对预防近视的正面效应是否与维生素D有关,毕竟人类是依靠紫外线来合成这种维生素的。在他自己的一项小规模研究中,作为观察对象的青少年待在户外的时间大致相等,但近视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确实比不近视的人低20%,这还是考虑了年龄差异和饮食结构差异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