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如何提前预防近视呢?你不能不知道的视力标准

【眼视光知识】如何提前预防近视呢?你不能不知道的视力标准

如何提前预防近视呢?你不能不知道的视力标准:形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1.0这个标准的偏低,放弃1.0视力的群体干预,家长听说孩子视力1.0,就高枕无忧,是导致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率节节攀升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国际上把1.0(5.0)作为正常视力标准。但这一标准对成人尚可,对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儿童则偏低。因为它不能体现人类正常视力的客观实际和全部。从验光实践中看,视力为1.0的人群中,屈光度是0度的为数极少,其中大多数已为低度近视和假性近视眼,少数为远视眼等,但都被“划”为正常行列。

1.0的视力,对青少年儿童来说,是个动态数字、过渡视力,具有不稳定性,是个稍纵即逝的视力。对远视眼儿童,它是上升的;对正视、近视及假性近视学生儿童,它大多是下降的,而且下降速度特别快,有些孩子,上个月测视力为1.0,下个月再测就可能为0.8或0.6了。不少孩子去年视力为1.5,今年则下滑为0.5;几个月后又下滑为0.1、0.2了。

1.0是正常视力的最低限,因而它又叫边缘视力和临界视力,对一部分孩子来说,已经是近视了。把这样的视力作为正常视力标准,是缺乏科学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形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1.0这个标准的偏低,放弃1.0视力的群体干预,家长听说孩子视力1.0,就高枕无忧,是导致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率节节攀升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学生近视防控起始点问题迫在眉睫。许多家长、教师,甚至有的医生,都认为学生视力1.0是正常的,根本没有防范意识,更谈不上防治行动。而一个学期之后,这些孩子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真性近视,又束手无策了。

对有些孩子来说1.0视力实际已是近视的开始,学校还认为是正常视力,仍不通知学生和家长采取干预措施。待学生视力下降到1.0以下,大多已成为真性近视,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机,则回天乏术。但如果贯彻“治未病”的理念,走预防之路,提高近视防控起始点,早期干预,学生近视的发生率势必会有很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