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如果近视了还会加深吗?:众所周知,近距离用眼和高强度用眼可致使眼睛出现视疲劳。如果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和调整,就容易导致睫状肌痉挛,睫状肌持续收缩时间过长,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近视的状态,就会发生调节性近视,即假…
视疲劳
眼下越来越多的“视疲劳”人群的产生,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的表现。长时间近距离阅读、阅读太小的文字、电脑操作时间过长等,都会过度使用眼的调节能力,可引起眼球胀痛、发干、视物模糊、眼睑沉重等视疲劳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头痛、眼眶痛,甚至恶心、呕吐。
那么,视疲劳是怎样导致近视或使近视加深的呢?众所周知,近距离用眼和高强度用眼可致使眼睛出现视疲劳。如果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得不到缓解和调整,就容易导致睫状肌痉挛,睫状肌持续收缩时间过长,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近视的状态,就会发生调节性近视,即假性近视。对于调节性近视,如果不及早治疗,就会变为真性近视,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一般超过1000度,最高可达3000度。病理性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00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又称为变性性近视。是以屈光度进行性加深、眼轴不断增长、眼内容物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其患病率为1%~12%。
病理性近视是高度近视中的一种,对视功能危害比较严重。病理性近视主要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因而尽管有些人不是从事近距离目力的工作,照样会发病,并可以发生视网膜变性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病理性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由轻到重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如发生视网膜脱离往往先有视网膜变性裂孔,只要定期详细地进行眼底检查,尽早地发现视网膜周边变性裂孔,及时行视网膜光凝处理,就可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视功能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果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发生黄斑出血需要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进一步诊治。
糖尿病
当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糖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眼球内的糖含量也会增高,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减低,晶状体可能由于葡萄糖含量增加而处于相对“高渗”状态,发生水肿,致使屈光力增加,产生近视症状。糖尿病患者可突然发生近视,或原有的老花症状减轻。糖尿病所致的近视程度常常不稳定,当糖尿病得到有效治疗,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一段时间后,近视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至消失,患者又可恢复为正常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