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度近视治疗后注意些什么?

中高度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者多,患眼部炎症者多。

中高度近视避免负重性运动

中高度近视会导致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甚至失明。因此,中高度近视应格外重视眼睛保健,避免某些体育项目,如跳水、举重等负重性运动,避免剧烈碰撞,以免引起视网膜脱离。同时,应定期到医院做眼科检查,出现症状时要随时检查。

戴隐形眼镜定时休息

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出于爱美心理,喜欢戴隐形眼镜。要想避免戴隐形眼镜引起的副作用,应在配隐形眼镜前检查眼底,患结膜炎、沙眼、有角膜病史及圆锥形角膜者不能配戴隐形眼镜。戴隐形眼镜还强调要定时休息,一次使用电脑的持续时间不要太长,每隔50分钟休息10分钟。

眼部炎症患者莫随意自行买药

有一些出现眼痒的结膜炎患者,因视力无碍,便自行到药店买药使用,自觉症状好转便停药,这样反反复复,往往导致炎症转为慢性。因此,最好在正规医院认真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慢性结膜炎治疗难度大,建议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标本兼治比较好。

中国成为世界眼镜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高度近视治疗后注意些什么?

  新华社上海2月27日电(记者叶国标 王悦欣)眼镜,曾被中国人视为生活的“用品”,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眼镜已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中国眼镜工业总产值超过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中国不仅是世界潜力最大的眼镜消费大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

  据中国眼镜协会理事长徐云媛介绍,近5年来,中国眼镜产业年均增幅达17%。目前,中国眼镜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有一定规模的验光配镜店超过2万家,并已形成广东东莞、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江苏丹阳、上海、北京等主要生产基地。眼镜的材质、品种、款式日益多元化,能够生产纯钛、钛合金、记忆金属等眼镜架、渐进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眼镜产品,并出现江苏“万新”、浙江“海豚”等知名品牌。据保守估计,中国约有3亿人配戴眼镜(矫正屈光镜),按每3年更新一付来计算,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就达1亿付,如果加上太阳镜,市场需求量就更为可观。除了实用功能,眼镜还被赋予装饰功能,眼镜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高档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这进一步催生了中国眼镜市场的商机。

  受中国市场诱惑,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眼镜厂家和商家纷纷来华掘金,或设立生产基地,或编织销售网络。1997年,全球最大的镜片制造商法国依视路投资5300万美元在上海建立了镜片生产基地,产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并占据了12%的中国市场。日本野尻1989年登陆中国,不仅在上海设立了镜架生产厂,而且在全国布局了上千家连锁店。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眼镜生产中心,目前已将70%-80%的生产企业转移到广东东莞。台湾是全球主要的太阳镜生产中心,也将生产重心转移到福建厦门。

  在近日开幕的第5届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上,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650多个参展商展示了最新产品,其中海外展商占四成多,320多个国际品牌集体亮相,折射出中国眼镜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徐云媛指出,中国眼镜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诸多弱点,譬如:产品结构不合理,以中低档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不足;装备和工艺水准较低,设计和原创能力薄弱,虽然塑造了一批国内品牌,但尚无国际品牌。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的眼镜产品95%出口世界各地,而且占有欧洲市场70%的份额,横岗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眼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但在深圳的眼镜零售店中,却很难看到深圳的品牌,几乎都是国外名牌及少量福建等地的国内名牌。专家指出,中国要从眼镜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2004年起,中国对眼镜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并对验光师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有关厂家、眼光配镜店以及验光师,只有通过审核和认证,才能继续从事生产、营销和服务。业界人士认为,这将提高中国眼镜行业的准入门槛,对整顿市场秩序、鼓励良性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引导产品结构调整、塑造国际品牌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近视人群分布现状

中高度近视治疗后注意些什么?

  国内外文献均认为,中国汉族和日本是近视眼多发的国家;文化发展较迟的民族,如利比亚人、爱斯基摩人,均以远视眼为多发;我国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过去几乎没有近视眼,近年来随学龄儿童增多,亦有近视发生。

  近视患者超三亿 占世界总数的1/3

  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我国近视眼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小学近视眼的发生率大致随学龄而逐渐增加。据1985年全国调查,大学(66.6%)>高中(61.19%)>初中(34.85%)>小学(12.27%),并且发现,城市学校、重点学校、学习成绩较好和用视力较多的学生比农村、非重点学校、学习成绩较差和用视力较少的学生近视发生率要高。

  3-6岁为1-3%,7-12岁为20%,13-15岁为30%,16-18岁40%,18岁以上为50%。病理性近视眼患病率为1.0%,近视眼近代增加主要指后天性原发性近视眼。

  【编者语】近视眼是我国眼科疾病中的高发病症,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患者也越来越多了。眼科专家曾多次指出,预防近视眼需从青少年抓起,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近视率不断攀升的问题。

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

中高度近视治疗后注意些什么?

  目前,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不断下降,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

  教育部的“健康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7至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0%,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

  大量的医学研究证实,随着近视度数加深,各种眼病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像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高度近视更容易引起上述并发症,严重的可以致盲。学生近视,将影响中国高素质人才职业的筛选,缩小不少特殊职业人员的选取范围,它甚至成为高中生高考健康体检专业受限的首要因素,这一结果将是对实现中国二十一世纪健康目标的严重挑战。

  近视和其他的高危疾病不大一样,它并非是突发性的,而是渐进性的,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家长和学生都缺乏保护视力的意识和方法,所以要加强对防治近视的重要性及科学方法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形成足够的声势和氛围。

  国家以往推行的近视防治政策,主要是从中小学开始,以预防为主,随着我国在近视治疗这一块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我们也会逐渐把关注点放在近视已经成型的大学生身上,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筛查和实际捐助。

今天关于中高度近视治疗后注意些什么?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

参考资料:http://www.s759.cn/20210824/5522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