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

青少年长时间的看书写字,眼睛容易疲劳,如果不注意缓解疲劳症状,就会让近视眼疾加深。学好下面几点,做好缓解眼疲劳功课。

  近年来,近视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而年龄却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青少年。形成近视最主要的原因是,用眼不当。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照明条件。一般要求台灯距桌面1米左右,可用40瓦灯泡,若超过1米应用60瓦灯泡。

  (2)看书写字时,眼睛距桌面应保持1尺左右,光线应从左侧或左前方射来,以免阴影挡住了光线。

  (3)一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一小时左右就应休息一会,并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

  (4)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不宜躺在床上或在开动的车里进行。

  (5)看电脑、玩电子游戏机和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一小时左右就该暂停。

  (6)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讲清近视眼的危害性,让孩子知道怎样预防近视,使孩子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7)定期检查视力,发现有近视,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8)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强体质,积极防止近视。

学龄儿童配镜要把好“五关”

学会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

  据北京、上海等地调查,学龄儿童配镜不合格率高达80%以上,不少孩子还因配镜不当致使视力进一步下降。为让孩子配上合格的眼镜,家长除了选择正规眼镜店外,还必须把好以下“五关”:

  散瞳关:在验光定度前必须要用1%—4%的阿托品眼膏或眼药水散瞳。散瞳的目的是使远视度增加,近视度减少,以鉴别真假近视。因为学龄儿童眼内调节力特强,只有使用散瞳药才能使验光度数准确。

  验光检影关:较为理想的验光办法是在暗室做人工检影验光,因这种方法准确性较强。插片法对年龄较小、自我感觉反应差的孩子效果不好。而电脑验光误差较大。

  试镜关:把验光后的度数作为基数配镜给孩子试戴,以使孩子得到符合原则的较好视力。如近视取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远视比较复杂,在调节内斜者和弱视者取视力好的最高度数,无合并症的远视取最好视力而定度数。在这里,特别应当做到的一点是:将调整好度数的眼镜让孩子戴10—15分钟,看是否有头疼、头昏等异常感觉和视物是否倾斜等。

  选镜架关:挑选合适镜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家长挑选的镜架两个镜片中心间距要与医生测得的瞳心距离相吻合。二是要注意镜架不宜过大过重。

  矫正视力关:家长必须弄清试镜完毕后测出的矫正视力是多少,并切记在心。如矫正视力到1.0以上,只戴眼镜就行了,一年后重新验光。如果视力低于0.9时,说明有弱视,应找眼科医生抓紧治疗。因为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屈光不正是70%的远视,其中大部分有弱视。在8岁内治疗弱视效果最好,到10—12岁再治疗效果就很差。

学龄前儿童高度近视多属遗传

学会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

超20种基因参与儿童近视形成

“一般人都知道儿童近视和生活、工作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有关。”医生说,他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高度近视的孩子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是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以为这才是导致儿童近视度数这么深的原因。

“其实,这种说法对于高度近视的孩子来说多属于‘冤枉’。”医生解释说,高度近视眼主要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部分可能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有一方是高度近视尤其是父母都是高度近视,是孩子高度近视的重要 风险因素。有些家长想不通他们自己没有高度近视,何来“遗传”一说?但细心排查,他们双方家族里可能有高度近视的成员。

很多高度近视患者带着厚重的眼镜,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都期盼着有朝一日得到根治。很多患者或家长都寄希望于基因疗法,遗憾的是至今还不能做到。目前,对高度近视的预防主要靠优生优育,治疗上没有肯定有效的、令人满意的方法。所幸的是目前排查的近视致病基因范围正在慢慢缩小,已证实至少有20种基因参与了近视的形成。

高度近视易并发多种眼病

据医生介绍,临床上,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眼轴长度超过26mm,被称为高度近视。与轻度近视不一样,部分患者,其近视屈光度数和眼球长度在一生中都会不断增加,个别患者的近视度数会超过2000度,眼轴长度超过33mm。而与一般屈光不正不一样,高度近视除了屈光度数高以外,还伴有眼底病理性改变。

“高度近视眼不仅仅影响视力,还容易发生多种并发性眼病。”医生指出,如果由于从小就高度近视,又没有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导致弱视、斜视等,而相当一部分的视网膜脱离也与高度近视有关。据他介绍,患者伴随着屈光度的增加,眼底可能发生退行性或萎缩性的病理性改变,比如随着眼睛屈光度增加,眼球拉长巩膜变薄、眼压升高,琉璃体液化、混浊,容易并发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劈裂;此外,黄斑区也可能发生漆裂纹样改变、脉络膜新生血管。若出现上述这些病理性的变化,严重者可能埋下致盲的隐患。

及早做视力矫正控制屈光度增加

“在门诊,不少第一次看病的孩子就已达到高度近视的 程度,这已经不是预防的问题,而是需要治疗、控制近视 继续发展的问题。”医生发现,很多家长误信“戴了眼镜就终生不能摘”,心存侥幸以为孩子还小、可能只是“假性近视”,慢慢会好好起来。而当拖到一定程度,近视度数较深,又会有悲观情绪,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为没得治了。”

“事实上,只要正确对待、及时治疗,孩子还是有可能获得有用视力的。”针对高度近视眼的治疗重点,医生给出三点建议:

1.父母有近视,孩子及早查。特别是父母一方有高度近视的孩子,更应尽早给予关注,定期到眼科检查。如发现孩子有眯眼、习惯凑近看物、斜睨眼等现象,尤其要引起警惕。另外,高度近视的孩子由于视力不好,很多都不喜欢运动,身体偏瘦弱或偏肥胖。家长应鼓励这类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切忌偏食,不要吃过多的甜食。

2.及早矫正视力。对于高度近视,目前暂无治本之法。如果确认是高度近视眼,尽管是学龄前儿童也一定要给孩子验配眼镜,千万不要误信“戴了眼镜就终生不能摘”的民间说法,以免耽误了最佳

的治疗时机。如果发现孩子有弱视,还要耐心做弱视治疗。

对于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如果单眼高度近视或两眼度数相差大于200度者,适合选用隐形眼镜,也可考虑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疗法。对高于1000度、无法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极高度近视者,经医生评估合适的也可考虑做人工晶体植入术。

3.控制屈光度增加。由于高度近视的病理变化多数与屈光度发展是同步的,因此控制屈光度发展非常重要。在这方面,西医主要是采用抗氧化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中医则采用健脾益气补肝肾药。

近年来,也有人尝试佩戴OK镜(角膜塑形镜,有别于通常使用的软性镜,是晚上睡觉时戴的硬性接触镜)、多焦渐进眼镜;而对屈光度增加特别快的,后巩膜加固手术也可尝试,但也只能起到控制度数增加的作用,无法根治高度近视。

学龄前儿童看电视五大忌

学会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

  通常4~6岁的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但由于父母常常忙于自己的事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很多儿童往电视机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孩子的视力会有很大的伤害,如何让孩子看电视而视力又不受到损害呢?

  眼科专家

  如何让孩子的视力不受损害

  一、忌时间过长

  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天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轻易使孩子神经系统与机体产生疲惫,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习等其它活动的正常进行。学龄前儿童天天看电视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之内为好。

  二、忌距离过近

  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总喜欢往前面坐。这样,孩子的眼睛在屏幕发出的强光的长时间刺激下,不仅轻易使孩子视觉的敏锐度与适应性降低,而且轻易造成眼睫状肌调节功能的降低,晶状体逐渐变凸,导致近视出现。一般来说,看电视时,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离电视机2.5~4米处为宜。

  三、忌音量过高

  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时,长时间在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仅轻易使听觉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听觉习惯,而且轻易导致视觉等感受性的下降。相反,采用相对小的音量,对孩子的听力、视力、注重力等的发展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忌光线过暗

  看电视时,室内光线过暗,则影响孩子视觉功能的发展,也轻易导致近视现象的出现。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不要把照明灯都关闭,在电视机后方安上一盏小红灯,可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五、忌坐姿不正

  孩子看电视时,歪歪斜斜地就坐,如靠在被子上、躺在父母怀里,都轻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等,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

  【温馨提示】长时间的面对电视,不但对孩子的眼睛危害很大,对孩子的大脑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青少年儿童看电视的时间需要有所限制,多做户外活动。

今天关于学会缓解眼疲劳预防近视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

参考资料:http://www.smz7.com/20210824/8219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