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期,而绝大多数近视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有人统计过,发生近视的最高峰是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即7-9岁时期。这时有几点因素与近视形成有关。
1、营养相对不足。相对不足原因是身体发育过快,相对营养跟不上,或儿童食欲不好,挑食厌食,造成巩膜发育过快的儿童要注意增加营养。
2、儿童期眼球尚未完全发育好,这时的眼球尚有一定可塑性,较成人易发生近视。
3、此时期虽然年龄尚不大,但学业已紧张,不少儿童用眼习惯不好,写字姿势不正,易造成近视。
总的来讲,身体生长发育与近视发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要引起注意。
近视眼的分类
近视眼的分类 近视眼的分类方法较多,下面列举几种主要的分类法:
根据发病的原因分类:
一、原发性近视眼
1.单纯性近视眼:绝大多数起自青春发育期,是人眼适应外界环境而形成的近视眼,也称为获得性近视眼,随发育停止而渐趋稳定,个别见于成年期。主要特点有:进展较慢;近视程度一般为低度或中度;近视力正常,远视力多可理想矫正;其他视功能多属 正常;遗传因素不明显。
2.病理性近视眼:主要特点有:早年发病,近视屈光度持续进行性加深,发展快,成年后变慢或相当静止。屈光度一般在-6.0D以上,眼轴明显延长,眼底病变早期 即可开始,并逐渐加重;视功能明显受损,有遗传因素,多伴合并症。
二、症状性近视眼
1.继发性近视眼:指的是一些眼球先天性屈光(如圆锥角膜、球性晶状体等)或由于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过高或异位、眼球疾病等所继发的近视眼,一般可以找到 原发疾病。
2.并发性近视眼:由于药物中毒、代谢异常等疾病所引起的一时性的近视现象,包括(药物)中毒性近视、糖尿病性近视、初发期白内障性近视等。这类近视的特点是 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视力波动反复,屈光度一般较低。
3.假性近视眼:见于低度远视眼、散光或屈光参差等所引起的睫状肌的调节 紧张状态。
根据屈光异常的原因分类:
一、轴性近视:由于眼轴延长所致的近视眼,见于病理性近视眼和大多数单纯 性近视眼,通常情况下,近视屈光度每增加3.0D,眼轴增长1mm。
二、屈光性近视:眼轴在正常范围内,由于屈光成分异常所致的近视眼
1.曲率性近视:由于角膜、晶状体的弯曲度过强所致,见于圆锥角膜、球形 晶状体等。
2.屈光指数性近视:由于房水、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加所致,见于急性虹睫炎、 老年晶状体核硬化、初发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等
根据近视眼程度分类:
一、轻度近视眼:-3.00D以下(不包括-3.00D)
二、中度近视眼:-3.00DD~-6.00D(不包括-6.00D)
三、高度近视眼:-6.00D以上
根据发病的早晚分类
一 、先天性近视眼(congenital myopia):近视始于出生时且在婴儿期持续存在,可能与眼球胚胎发育的生长调控失调有关,也可以是其他疾病(如马凡氏综合症、视网膜色 素变性等)的眼部并发症。
二、早发性近视眼(early onset myopia,EOM):一般把青少年14岁以前发生的 近视眼称为早发性近视眼。
三 、迟发性近视眼(late onset myopia,LOM):16-18岁以后所发生的青少年近 视眼是迟发性近视眼。
四 、成年期近视眼(adult myopia):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生长发育期发生的,但成年以后发生的近视眼也并不罕见,它们中一部分属于前述的症状性近视眼(如白内障初发期),一部分跟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有关。分为成年稳定型、成年进展型和成年加速型三 类。
根据屈光度是否稳定分类
一、静止性近视眼:超过2年近视屈光度没有变化。
二、进展性近视眼:每年屈光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增加的多少分为快速进展性近视眼(每年屈光度增加大于等于1.0D)和缓慢进行性近视眼(每年屈光度增加 小于1.0D)
根据调节作用参与分类:
一、假性近视眼:由于调节痉挛,使正视眼或远视眼表现出一时性的近视现象。 用阿托品散瞳后检查,近视消失呈现为正视或远视。
二、真性近视眼:用阿托品散瞳后近视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0.50D。
三、混合性近视眼:用阿托品散瞳后屈光度降低≥0.50D,但未恢复正视者
近视眼的分类都有哪些?
由于长时间看电视,长时间学习,长时间的用电脑等,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近视眼这种疾病,特别是青少年,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对于近视眼的分类,大家都了解吗?了解近视眼的分类,可以使大家减少很多近视眼的认识误区。
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按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按照眼睛调节作用的影响分类
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混合性近视: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散瞳后近视屈光度有较多的降低,但仍为近视。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近视眼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使他们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大家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莫让近视眼纠缠你。文中对于近视眼的分类的简单介绍,希望会对大家更好地认识近视眼有所帮助。
近视眼的分类有哪些?
近视眼的发病率很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可是对于人们并不陌生的近视眼,也有部分人群仍然不了解什么是近视眼。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近视眼的分类有哪些?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屈光特性分类
1、弯曲性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2、轴性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3、指数性近视,是由屈光媒质指数过高所致。
4、位置性近视,是由眼球内某屈光媒质位置前移(多为晶状体)可引起近视,这种较少见。
二、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1、低度近视或轻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2、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3、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三、按照病程进展及有无病理变化分类
1、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2、变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四、按照调节作用参予的多少分类
1、假性近视:患者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2、真性近视:患者远视力差,近视力好,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时,其散瞳后视力变化不大。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
3、混合性近视:患者远视力不好而近视力正常,散瞳后,其远视力教散瞳前有所提高但不能达到正常。此类近视是真假性近视同时存在的状态,青少年近视学子在学习任务繁重和身体发育过程中,多为此种近视状态。
今天关于近视眼的发生与身体发育有关吗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