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知道近视患者们平常佩戴眼镜片有哪些种类及特点吗?镜片的种类从使用历史上可分为:天然水晶镜片;光学玻璃镜片;光学树脂镜片。从使用材料上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眼镜片是眼镜的重要部件,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世界。眼镜片有多种材质,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详细介绍了眼镜片的制作前提和不同
你知道近视患者们平常佩戴眼镜片有哪些种类及特点吗?镜片的种类从使用历史上可分为:天然水晶镜片;光学玻璃镜片;光学树脂镜片。从使用材料上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
眼镜片是眼镜的重要部件,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世界。眼镜片有多种材质,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详细介绍了眼镜片的制作前提和不同的镜片及其特点。
制作光学镜片的前提条件是:
一、镜片材料折射率恒定;
二、镜片加工不能产生内应力;
三、经过功能化添加处理后不能影响光学性能;
四、光度符合标准要求;
五、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新概念镜片 1.661白领型75mm特超薄非球面
镜片对光线的折射必须是各向同性的,光线的传播必须符合折射定律,如果受到外力作用或加热不均就会产生内应力,从而失去各向同性的性质,当光线入射时就会产生两条折射线,引起双折射现象。这样的镜片不能作为光学镜片。
镜片的种类从使用历史上可分为:天然水晶镜片;光学玻璃镜片;光学树脂镜片。从使用材料上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
1、光学树脂镜片是一种有机材料,内部是一种高分子链状结构,联接而呈立体网状结构,分子间结构相对松驰,分子链间有可产生相对位移的空间。光线可透过率为84%-90%。
特点:
A.密度低:因分子链间的间隙,因此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量少,决定了树脂镜片的优点:比重低,质地轻,是玻璃镜片的1/3-1/2。
B.折射率适中:普通CR-39丙烯基二甘醇碳酸酯,折射率为1.497-1.504,目前沈阳眼镜市场上销售的树脂镜片折射率高的为日本尼康非球面超薄加硬加膜折射率为1.67树脂镜片。日本尼康公司将推出1.74折射率的树脂镜片。
C.表面硬度比玻璃较低,容易硬物划伤,所以需经加硬处理,其加硬材料即为二氧化硅,但硬度绝达不到玻璃的硬度。因此需佩戴者注意镜片的保养。
D.弹性好,由于有机物分子链间有可产生位移的空间的原因,相对强度是玻璃片的23-28倍。决定了树脂片又一大特性——抗冲击性好。欧洲、美国、日本国家禁止十六岁以下儿童佩戴玻璃镜片。
E.辅助功能:可进行添加处理以获得防有害射线、变色等功能。
F.加工性:优良,可行进全框、半框、无框的多型化加工。并可进行渗透性染色,把镜片染成个人喜爱的颜色。
G.化学性:由于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因此绝对禁止在酸、碱环境下佩戴使用。
H.热性能:不得在超过60度以上环境下使用,否则表面减反射膜将破裂,甚至导致发生减反射膜脱落现象。
I.价格:随质量、功能、品牌、档次不一而论。
J.镜片的尺寸设计: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标准中规定,中心厚度低可设计至0.6毫米,但强度要求却相应降低,为此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生产商一般把近视、远视100度以上的镜片中央厚度设计在1.0毫米以上,以保证镜片的整体强度。
眼镜片镀膜的作用和要求
加膜车间与加硬车间,均采用无尘环境,正压气流,使得灰尘完全无法进入,对车间的温度、湿度有仪器严格的监控调节,因为镀膜对镜片的清洁程度依赖很大,稍有灰尘的镜片表面镀膜后容易脱落形成表面亮点,所以工作人员穿着特制的静电服,防止外部环境进入车间时将头发上的灰尘飘落到镜片上。
加膜车间与加硬车间一样,对环境的要求度很高。均采用无尘环境,正压气流,使得灰尘完全无法进入,对车间的温度、湿度有仪器严格的监控调节,因为镀膜对眼镜片的清洁程度依赖很大,稍有灰尘的镜片表面镀膜后容易脱落形成表面亮点,所以工作人员穿着特制的静电服,防止外部环境进入车间时将头发上的灰尘飘落到眼镜片上,镀膜前要将家英国的镜片一片一片地用高压气枪清洁,去除表面隐含的杂质,并且有人员再次检验镜片是否符合镀膜条件,将合格镜片放在镀膜罩上,加膜车间的操作人员甚至是不可以随便讲话的,以免唾液污染镜片。
前序步骤结束后,镜片被放入进口真空镀膜机,完美的密封性可以使机器内达到高度真空状态,主要采用的是离子真空镀膜技术,先进的离子源轰击(用氩离子)使镜片表面达到干净且无凹凸不平的现象,这样使溅射上去的膜层能够充分的与镜片粘合,从而达到牢固的效果,全自动的生产能够严格地控制膜层的颜色的一致性,镀膜后的镜片除了美观,能有各种颜色外,主要功能就是减反增透,消除没有镀膜镜片表面会产生的反光现象,增加进入人眼的光线,使佩带者视物更加清晰明亮,七至九层的镀膜材料使得终镜片能拥有高强度、96%-99%的高透射率、防电磁波辐射、防水防雾等多重效果。
每批镀膜的镜片结束后,还要抽检镜片膜层的附着力、耐磨度和牢固度,检测要求都必须高于国标,以耐磨为例,是采用0000#钢丝绒,重量约750g在一定的速度下来回磨1分钟,次数约120次左右,检验的结果是用内眼观察是否有磨伤的痕迹,耐磨测试的目的是使佩带者在使用擦片时难擦出划伤,这样镜片的硬度便合格,当然膜层的牢固度也至关重要,用4.5%的盐水(纯水)在100摄氏度条件下煮12分钟,每两分钟拿出在冷水中浸没刺激20秒,再放入沸腾的盐水中,反复6次,观察是否有脱膜情况,检验、检测的合格产品才能被批准进入包装部门,准备入库。
结语:每批镀膜的镜片结束后,还要抽检镜片膜层的附着力、耐磨度和牢固度,检测要求都必须高于国标,以耐磨为例,是采用0000#钢丝绒,重量约750g在一定的速度下来回磨1分钟,次数约120次左右,检验的结果是用内眼观察是否有磨伤的痕迹,耐磨测试的目的是使佩带者在使用擦片时难擦出划伤,这样镜片的硬度便合格。
眼镜片镀膜——减反射膜
眼镜片镀膜——减反射膜,下面由新概念眼镜网对减反射膜的作用、原理、特性、技术加以介绍。
一、减反射膜的作用
眼镜片与眼镜构成了一个光学系统,镀有减反射膜的眼镜片对视觉有明显的改良效果。我们经常会遇到戴惯了镀减反射膜镜片的人如换成不镀减反射膜镜片后会感觉非常不舒适,而且眼镜片对于戴镜者来说还具有重要的装饰作用,镀减反射膜对于眼镜片的美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镜面效应:在镜片的前表面(凸)面产生的反光会影响戴镜者的美观。光线通过镜片的前后表面时,不但会产生折射,还会产生反射。这种在镜片前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会使别人看戴镜者眼睛时,看到的却是镜片表面一片白光。拍照时,这种反光还会严重影响戴镜者的外观形象。
2. 虚像(俗称鬼影):镜片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不同曲率使镜片内部产生的反光会产生鬼影现象,影响视物的清晰度和舒适性。由眼镜学理论可知,镜片屈光力使所视物体的光线通过镜片发生偏折后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但是由于屈光镜片前后便面的曲率不同,而且又存在一定量的反射光,所以镜片内部会产生内反射。内发射也会在远点球面附近产生虚像,也就是在视网膜的清晰像点附近产生虚像点。这些虚像点会影响视物的清晰度和舒适性。
3. 眩光:镜片表面产生的反光会使我们产生眩光,降低视物的对比度。根据University of Wales-College of Cardiff 的研究显示,减反射膜对屈光不正戴镜者眼前闪光灯刺眼后恢复稳定对比度的时间。
例如,对于驾驶者而言,配戴镀减反射膜的镜片非常重要。当夜间驾驶时,我们常常会面临来自各个方向的干扰光线,尤其是来自周围车辆车前、车尾的照明灯。如果我们戴的是没有镀减反射膜的镜片,那么镜片除了会产生眩光外,镜片前后表面因反射产生的干扰光线会降低我们的视觉质量,对我们的视物产生干扰,这对于驾驶是非常危险的。
二、减反射膜的原理
减反射膜是以光的波动性和干涉为基础的。两个相位相同,波长相同的光波叠加,那么光波的振幅增强;如果两个光波振幅相同,光程差相差λ/2的光波叠加,那么光波的振幅互相抵消。减反射膜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在镜片的表面镀上减反射膜,使得膜层前后表面产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扰,从而抵消,达到减反射的效果。
三、特性
1. 减反射效果:镜片的减反射效果可以通过反射光谱图来表示。对于不同的波长,反射率是不等的,反射率低的部分约为波长460mm左右,但在其他波段,例如在400mm和700mm处,反射率高。此曲线表示镀单层减反射膜的镜片,其减反射效果不理想。
2. 多层防反射膜:采用新工艺镀制的减反射膜。新工艺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不同的新材料和不同的膜层厚度,例如膜层为7层或8层;另一种是采用两种不同的膜层材料,采用厚薄交替的4层膜。这种多层减反射膜的方法,使得减反射的效果大大提高。而且膜层间的结合,膜层与镜片的结合也很理想。
3. 减反射膜的反射光残留色:镀减反射膜的目的是要减少光线的反射,但实际工艺中还无法达到100%的反射效果,因此我们会发现镀有减反射膜的镜片表面会有残留的反射光,通常表现为镜片表面有不同的反射色泽残留,有蓝色、绿色、紫色、黄绿色等等,我们称其为减反射膜层的反射光残留色。临床上,有经验者常会对减反射膜的反射光残留色进行评估对比,来说明减反射效果;而配镜者也常会关注残留色的色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目前研究认为,残留色的不同色泽不能反映减反射膜的好坏。一般而言,减反射效果好的减反射膜的残留色应较淡。
我们也会发现残留色在镜片凸面及凹面中央部分和边缘部分的颜色会有差异,而且凸面和凹面的反射光线残留也会有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减反射膜是采用真空镀膜法。当镜片的一个表面完成镀膜后,再翻过来镀制另一表面;而且镀膜时,曲率变化较小的部分镀制较快,因此在镜片中央部分已达需要的膜层厚度时,镜片的边缘仍然未达到需要厚度;同时凸面与凹面的曲率不同也会产生此类差异,例如在镜片中央部分呈绿色,而在边缘部分则为淡紫红色。
四、技术
有机镜片镀膜技术的难度要比玻璃镜片高。玻璃材料能够承受300℃以上的高温,而有机镜片在超过100℃时便会发黄,易分解。
玻璃镜片的减反射膜材料通常采用氟化镁(MgF2),但由于氟化镁的镀膜工艺必须在高于200℃的环境下进行,否则不能附着于镜片的表面,所以不适用于有机镜片。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真空镀膜技术的发展,利用离子束轰击技术使膜层与镜片的结合,膜层间的结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提炼出的氧化钛,氧化锆等高纯度金属氧化物材料可以通过蒸发工艺镀于树脂镜片的表面,获得良好的减反射效果。
文章标题:眼镜片镀膜——减反射膜
文章整理:新概念眼镜网
今天关于http://www.ylz1688.com/yzwzml/16214.html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验光师的资讯请关注新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1:眼镜片的种类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