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验光配镜的过程中,选择镜架的环节至关重要。在选择镜架时,首先应满足视觉功能需求,其次才是美观。一副合格镜架的选择会让精准配镜事半功倍,在为患者选择合适镜架时需遵循诸多原则。具体有哪些呢?新梅眼科王新梅教授和朱崇嘉将为您作出具体讲解
01
合适镜架的选择原则
1.1 面宽每款镜架在镜腿内侧或鼻梁上都有标注数据,比如方框标注法:56□17-135,表示镜架的镜圈尺寸为56mm,鼻梁宽17mm,镜腿长135mm;基准线标注法:55-18-140,即镜圈尺寸为55mm,鼻梁尺寸为18mm,镜腿尺寸为140mm。面宽定量检测可以使用面宽测量仪,或测量患者双耳顶点的距离。合适的面宽应在镜架与面部接触部位插入一张A4纸,不会过紧或过松。
面宽测量仪
插纸法
面宽测量的方法面宽与镜架不符:镜架面宽过小,镜面弯外翻,与面弯反向,会产生棱镜效应、屈光度偏差;其次鼻托失去支撑下滑,镜片光学中心下移,镜架倾斜角变化等。面宽过大:镜架易松脱下滑,瞳高下移,有效屈光度变化。面宽过大(左图)、面宽过小(右图)1.2 瞳距双眼瞳孔映光点(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被称为瞳距,因为大部分人双侧面部不完全对称,所以应测量单眼瞳距,选择瞳距仪或瞳距尺测量单眼瞳距并记录。
瞳距尺(左)、瞳距仪(右)1.2.1 瞳距尺的使用方法检者与被检者检查时,相互位置应保持平视,直尺必须放在眼睛的平面位置上,具体的测量方法有如下几种:角膜缘法:测定眼的角膜内缘到另一眼的角膜外缘的水平距离。瞳孔缘法:测定一眼的瞳孔内缘到另眼瞳孔外缘的水平距离。角膜映光点法:测量两眼角膜映光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瞳孔中心法:测定一眼的瞳孔中心到另一眼瞳孔中心的水平距离。
1.2.2 瞳距仪远、近测量方法调试测试距离旋钮,将无限远或者近距离测试距对准定标线,开启电源开关将瞳距仪鼻托、额托对准被测者鼻粱和前额,让被测者双手自行固定测试位置,推移测试手柄,选择测试右眼、左眼或双眼瞳距,嘱被测者双眼自注视视窗注视光标,推移左、右测试键,使测试线与角膜映光点重合,记录被测眼的双眼瞳距和单眼瞳距,单位为mm,重复2次取平均值作为被检者的远用或近用瞳距,核对并记录测量结果,如需测量单眼瞳距时,如斜视眼等可调节仪器下部的遮盖板键,将一眼遮盖后可测得单眼瞳距,读取PD数值。还可切换PD/VD键,可测得角膜间的距离,最后关闭瞳距仪。
1.2.3 注意事项瞳距误差大,偏离光学中心,容易导致棱镜效应,影响视觉质量,增加视疲劳,度数增长快。需特别注意一点:斜视瞳距、原镜瞳距误差较大,改为正常瞳距会产生不适感,长期配戴错误数据的眼镜会造成外眼斜或内眼斜。因此,瞳距的准确测量对于患者获得较好的视觉体验有很大帮助。在准确测量瞳距后,可以根据瞳距、镜片直径、镜架尺寸3个参数为患者选择合适镜架,一般根据下面公式计算镜架是否可以加工某一瞳距的眼镜:镜片中心水平移心量X=(镜圈几何中心水平距-瞳距)/2镜片中心允许移心量X2=(镜片直径-瞳距-余量)/2余量是指眼镜片的损耗量和预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