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近视不是病它无法被消灭 但我们能控制

【眼视光知识】近视不是病它无法被消灭 但我们能控制

近视不是病它无法被消灭 但我们能控制:近视就是一种生理现象,青少年眼球的发育很敏感,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这段时间,最好不要用眼太多,否则可能容易发展成高度的近视或散光。

近日,眼健康管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生联盟首席媒体,与粤港澳大湾区医师联盟、广东省眼健康管理协会、广东省视光学学会5位代表专家联合开展“近视不是病!眼科大咖共话近视防控盲区”主题论坛。

这次论坛邀请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医师联盟主任委员及金眼科战略发展委员会葛坚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主任曾骏文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及金眼科医生集团专家康瑛教授、广东省眼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岳丽菁教授。

5位专家给我们带来什么值得思索的观点呢?

超过600度的近视要定期散瞳观察眼底

葛坚教授谈到,不仅中国,全球的近视都在增加,国家也向全社会承诺,要还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直以来,葛坚教授都坚持近视不应该用“发病率”来表达,而应是“发生率”,因为在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白、白内障、青光眼等近视并发症前,近视不是病,没必要谈虎色变。

不过为了预防近视产生病变,葛坚教授建议超过600度的近视人群应该定期散瞳观察眼底,及早防范眼底病变。

一旦眼底出现病变,戴眼镜视力也好不了。

葛坚教授还强调防控近视要从细节做起,像国家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提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比如规定教学用书及家庭作业使用电子版不能超过30%,纸质版要占70%以上;小学二年级之前不能布置家庭作业;每学期开展2次视力监测等等。如果这一方案能落实到位,相信近视率肯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青少年的发育很敏感别为了教育牺牲眼睛

曾骏文教授说,近视就是一种生理现象,青少年眼球的发育很敏感,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这段时间,最好不要用眼太多,否则可能容易发展成高度的近视或散光。

很遗憾的是,在我国,教育高峰和眼球发育高峰重叠,长时间近距离读书写作业,孩子成绩上来了,视力却下去了。这就是为什么近视越防越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教授还提醒各位家长,小孩子和成年人不同,正常视力达不到1.0,因为在发育阶段会有生理性远视,这时只要好好锻炼,定期复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才能及早预防。

不能老拿裸眼视力说事

康瑛教授则想告诉家长,关于近视,不能只拿裸眼视力来说事,有时候孩子看视力表能看到1.0,有时却只能看到0.5,这跟孩子的状态有关系,单单根据看视力表来判断,或者是给孩子验完光后也不分析原因,会产生很多漏洞。

而有些家长一听到孩子视力没有达到1.0就如临大敌,急着给他们扎个针吃个药或配眼镜,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康教授重申给孩子从小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重要性,看看孩子眼轴有没有增长、屈光度数有没有增加,必须做一个规范全面的检测才能评估。

近视的确会伴随一生

岳丽菁会长特别指出,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近视没什么大不了,现在近视手术这么成熟,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治好”了。其实是个大误区!

做了近视手术之后视力恢复正常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是近视眼了,也不能就此对眼睛“不管不顾”。

即使成年了,如果还是一样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样有可能再近视或度数加深;没有眼健康的意识,也有可能出现近视并发症,危害视力。这是需要敲响警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