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眼:近视眼为什么国内外情况不一样,原因或许跟这些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主要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或许正是这种基因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乃至亚洲人的近视发病率奇高。
中国人小学生的近视率超过了28%,而欧美国家的小学生近视率却只有10%左右,中国高中生85%以上的近视率相比,欧美国家高中生40%左右的近视率则是中小学生级别。澳大利亚一份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的东亚裔青少年里,12岁和17岁的近视率分别是42.7%和59.1%,但同龄的欧洲裔青少年的近视率只有8.3%和17.7%。
我们国家的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世界近视发生率最高的国家,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全球14亿到15亿的近视人口,至少4亿在中国。以至于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和庞大的近视人口,是的近视成为中国的“国病”。
为什么中国人的近视比例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如此之大?
原因或许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因的差异
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到现在还没找到近视发病机理和遗传密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近视具有遗传性,尤其是高度近视。而且近视的遗传方式主要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或许正是这种基因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乃至亚洲人的近视发病率奇高。
二、教育的差异
我国与欧美的教育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小孩甚至从妈妈的肚子里开始就进行胎教,再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到高中,甚至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使得众多小孩在中小学时就发生近视。而欧美国家则与我们相反,小孩从玩开始,小学初中的学习压力并不大,而是从高中开始到大学后才逐渐加大学习压力,进了大学后小孩的身体已经逐渐发育成熟,再发生近视的几率就极大的降低了。
三、小孩培养模式的差异
在小孩培养方面,我们国人则与欧美国家有着本质的差异,在欧美国家,父母培养小孩的目标是培养小孩的独立生存能力(时髦的话叫综合素质),而我们国家的父母则是将小孩当“宠物养”,巴不得成天抱在怀里,捧在手心。除了学习以外,连小孩衣服弄脏了都觉得心疼,使得小孩从小户外活动少,宅在室内时间多,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从而增加了近视的发生几率。
四、社会健康体系的差异
社会健康体系的差异,在欧美国家,小孩自出生开始就进行视力检查,而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完善体系,虽然从小学开始每年都有所谓的视力筛查,那也大多是查查,看看那个小孩近视了,医院或眼镜店多卖副眼镜,以至于许多眼镜店和一些民营医院千方百计进学校,让学生在视力筛查的光鲜外衣下不知不觉的沦为商家的“目标消费群体”。
五、预防观念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实行的是以“治病救人”为主,在预防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众多国人至今没有形成良好的预防观念和预防行为,相应的预防知识和科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正是这种预防观念的滞后,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我国近视比例的发生率。
减少近视发生率的关键要点则在于预防,因为近视一旦发生,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有效治疗近视的手法,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近视人群累计庞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