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如果自己近视的话,是不是将来孩子也会近视呢?

【眼视光知识】如果自己近视的话,是不是将来孩子也会近视呢?

如果自己近视的话,是不是将来孩子也会近视呢?:除了常染色体遗传,还有可能为X连锁遗传,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就是男性患者的儿子不会患病,该患者女儿100%携带该突变,但不一定发病,这是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可随机失活其中一条,如果携带突变那条失活就…

现在近视的人特别多,有很多人就会担心,如果自己近视的话,是不是将来孩子也会近视呢?会不会输在起跑线?!

确实,这是一个问题。

因为近视是有遗传倾向的。

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了基因在近视发生中的作用。比如,近视的发生与区域、人种有关。比如中国和日本,近视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又比如,黑色人种的近视眼发病率是全世界最低的。

并且,近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研究就证实,父母近视的孩子比父母不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大4倍;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那么孩子基本就会近视等。

所以从优生角度来说

似乎高度近视

找对象

不要找高度近视比较好

然而

能找到对象就不错了

挑什么挑

不过目前,关于近视是单基因致病的多,还是多基因致病为主,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发现的一些单基因导致的高度近视,多表现为常染色体遗传:

1)有些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即父母有一方是高度近视,那么子女就有50%的可能患病;

2)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正常但为携带者的话,子女就有25%可能患病;如果父母一方高度近视,一方为携带者,则子女近视可能性为50%;

除了常染色体遗传,还有可能为X连锁遗传,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就是男性患者的儿子不会患病,该患者女儿100%携带该突变,但不一定发病,这是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可随机失活其中一条,如果携带突变那条失活就不会发病。

当然,这些只是单基因致病的情况,更多时候,近视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但是,近视有遗传倾向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更糟的是,父母不近视,并不代表孩子就不会近视。

因为,环境因素还在其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教育水平提高、城市化、近距离工作增多等因素都会使得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变大。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现在近视的人这么多,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关系。

截止2004年,全球已有16亿的近视患者,到2020年近视人数有可能增加到25亿。东南亚地区的近视患病率已经高达80%,我国的情况可能还更严重。近视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问题。

并且更让人担心的是,小朋友近视发生的年龄越来越小,这样就很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而高度近视本身就有可能致盲,而且遗传给下一代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那怎样才能预防或控制近视的发展呢?

基因很难改变,所以,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大多人来说,通过改变环境因素预防近视就十分关键了。

①首先,就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近视

小朋友刚出生时眼球相对小,处于一个远视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不断发育,呈现出一个从远视到正视,然后可能发生近视的过程。因此在正视化这个过程中,最好能建立眼屈光档案,详细记录孩子每年的度数情况,一旦有要近视的苗头,尽早干预。

②最为重要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增加孩子的户外时间

目前国际公认,每天在户外呆2小时或者一周10小时,就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预防近视的效果,时间可以累计。操作起来其实也挺容易,比如课间活动时间,可以让小朋友到教室外面呆着,周末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走走。

③锻炼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

比如鼓励孩子参加乒乓球等运动,在打乒乓球的时候,孩子眼睛在不停看近看远,调节能力在运动的时候就得到了锻炼。

④多看远少看近

比如带小朋友放放风筝、爬山等,原则就是让眼睛多看远处;少玩电子产品,减少看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