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矫正屈光不正一直是近视领域非常关注的焦点。专家指出,屈光不正虽然暂时不会对眼部造成影响,但长期久患有产生病变的可能。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矫正的工作一直是国际眼视光学领域的热门课题。我国作为近视大国,在屈光不正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令世人关注。
矫治屈光不正的方法可基本分为两大类,即手术矫正方法和非手术矫正方法。
手术矫正视力:如LASIK矫正屈光不正具有视力恢复快,术中无明显痛苦,术后并发症小等特点,目前,准分子激光机器有先进的红外线跟踪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并实施手术,成为眼科医生公认的近视矫正技术的发展方向。
非手术矫正视力:戴眼镜(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是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式,但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矫正近视的现实需求。例如:角膜塑型是一种设计特殊的硬镜,它通过机械压迫的方式,减少角膜屈光力。却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需要终身配戴,且日常护理时要倍加小心,如有不当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专家建议:矫治屈光不正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没一种都适合所有患者,情况不同应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尽早的治疗。
屈光不正和近视眼的区别是什么?
屈光不正和近视眼的区别是什么?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眼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为一同心共轴的一组屈光质,其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相适应,换句话说,眼的总屈光力正常、眼球轴长正常,两者相适应,此为正视眼。
5m以远的平行光,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清晰地集焦于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处,此为正视眼。
也就是说,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眼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为一同心共轴的一组屈光质,其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相适应,换句话说,眼的总屈光力正常、眼球轴长正常,两者相适应,此为正视眼。
近视眼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如果5m以远的平行光,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不能清晰地集焦于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处,眼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与眼球轴长不相适,即为屈光异常或屈光不正。
根据焦点与视网膜位置的关系,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与远视两类。近视又以其程度分为300度或以下的低度、300度以上至於600度的中度、600度的上至900度的超高度近视。如果在焦点处不能集焦成一点,而是形式两条焦线组成的光锥,此为散光。
由此可见,眼的屈光状态取决于眼的屈系统的屈光力和眼球轴长两个要素。就近视而言,低度近视主要与角膜的屈光力有关,中、高度和超高度近则与眼球轴长密切相关。
正常人群中,屈光度正好为0的正视眼为数甚少,因此,视力正常而伴有微小屈光不正者亦列入正视眼的范围内,有提出正视眼的标准为0.00D~+0.75D或-0.25D~+0.50D.正常人群中,屈光不正的患病率约为36%,高度和超高近视约占人群中的0.5%。
屈光不正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使用非自动对焦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初学照相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兴冲冲地摆姿势、抢镜头、留纪念,可照片印出后却细节难辨,放大后更是模糊不清,询问内行,大部分得到的回答是“对焦不准”。
所谓对焦,是指调整照相机镜头,使所拍景物的焦点截面正好落在胶卷位置上,这样才能得到清晰的照片。
人的眼睛和照相机一样,要能看得清晰也存在焦点问题。人正常的眼轴长约24mm(角膜?晶体前界面4mm、晶体前界面?晶体后界面4mm、晶体后界面视网膜16mm),当人看5m以外的物体时,物体的光线是以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从角膜面到网膜经24mm结焦,应需+60D(6000度)左右屈光率。
人眼的屈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组成,看远时不用调节,睫状肌完全松弛,平行光线经玻璃体、房水等屈折后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我们称之为正视眼。如果平行光线进入不调节的眼后,不论是屈光率的过强或不足、眼轴的过长或过短,屈折后的焦点截面只要不在或不完全在视网膜上,眼睛都将看不到清晰的物体形像,我们称这种眼为非正视眼,也叫作屈光不正。
根据焦点与视网膜的关系,屈光不正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焦点截面在视网膜前的称为近视眼,焦点截面在视网膜后的称为远视眼其原理见,如各经线焦点不在一个截面则称为散光。
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屈光不正这个词一般人并不太熟悉,但提到近视、远视和散光人们并不陌生。屈光不正就是指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不正常的屈光状态。
人们常把眼睛比做人体的“照相机”。眼的构造和功能与照相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眼是有生命的人体器官,比照相机精巧、复杂得多。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光线经过镜头发生折射,调整镜头前后位置,可使光线聚焦在照相底版上,成为一个清晰的倒像。
眼球的透明部分(角膜、晶状体,玻璃体)也可以使进入眼内的光线折射、聚焦,晶状体的厚度和弯曲度可由睫状肌的活动而改变,适当的调节使进入光线恰好聚焦在视网膜上,成为一个清晰的倒像,这一点人眼与照相机确有相似之处。
用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距离物体时,必须相应 改变镜头与底版之间的距离,使光线恰好聚焦在底版上,照片才能清晰。人的眼球内屈光间质的距离则不能随意改变,人是通过改变晶状体屈折力相应增减来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也就是通过眼的调节功能来完成。
当不使用调节时(调节可以理解为眼看远变换看近的能力),来自5米以远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折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正常屈光状态的眼称为正视眼。如果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后,或不能聚焦,则视网膜上的物像模糊不清,这样的眼就是非正视眼,或称为屈光不正。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就是近视眼,聚焦在视网膜之后是远视眼,不能聚焦于同一平面的是散光眼,两眼屈光度有明显差别称为屈光参差。
屈光不正一般可以用眼镜矫正,外观上看人们戴的眼镜都差不多,但近视、远视、散光戴的眼镜性质却并不一样,它们分别需要: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需戴用凸透镜,散光眼则需要柱镜来矫正。
今天关于屈光不正该如何治疗?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