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灵敏度测定及训练的好工具——反转拍(双面镜、蝴蝶镜)
近视眼镜配帽子

调节灵敏度测定及训练的好工具——反转拍(双面镜、蝴蝶镜)

调节灵敏度

调节灵敏度(accommodative facility)反映眼睛控制调节状态的能力。这是评价眼睛是否能够平稳地有效地改变调节量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一分钟内人眼有效改变调节量的次数来反应调节灵敏度的好坏。

一、调节灵敏度的概述

调节灵敏度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调节刺激不断变化时的调节反应异常、调节反应的潜伏期与速度异常,临床上比较注重调节幅度的测量,却忽略了调节灵敏度的评价,事实上,调节幅度正常的患者,也有可能有动态的调节反应异常,即调节灵敏度下降。

通过调节灵敏度的测量可以有效地判断调节和集合功能有无异常。许多研究结果认为如果双眼的调节灵敏度值低于8 cpm或者单眼的调节灵敏度值低于11cpm为异常(用+2.00D的蝴蝶镜,刺激目标的距离为40cm)。

二、调节灵敏度的测定方法

双面镜法(Flipper bar method)通过使用双面镜(反转拍)来评估调节的灵敏度。

测试步骤:

(1)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2)患者配戴偏振眼镜看偏振视标,视标放置在40 cm处。

(3)确定双眼未被遮盖,将反转拍置于患者眼前,如图所示,令患者通过+2.00DS的镜片,开始计时,一清楚时即翻转至-2.00DS,记录60 s内翻转的环数和有困难的镜片,一环包括+2.00DS和-2.00DS。

图1.jpg

(4)如果患者未达到标准值,则移走偏振镜和偏振视标,遮住患者的左眼,重复第三步,记录结果;然后遮盖右眼,重复第三步,记录结果。

(5)标准值,如表所示。

单眼与双眼标准值

年龄

标准值(双眼)

标准值(单眼)

6岁

7岁

8-12岁

13-30岁

30-40岁

4.0cpm

5.0cpm

7.0cpm

8.0cpm

9.0cpm

6.0cpm

7.0cpm

8.0cpm

11.0cpm

―――

(6)结果分析:由于测试为双眼状态,因此调节和集合的异常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

临床上,如果双眼测试的结果正常,往往意味着在这两方面的功能都正常;如果患者不能通过双眼测试则应进行单眼测试,如果不通过,可以肯定有调节问题,如果通过了单眼测试,则往往说明患者是双眼视功能异常。

三、端节灵敏度的训练方法

【训练目的】

正镜片减少调节刺激,而负镜片增加调节刺激,此时会聚刺激保持不变,因此调节性会聚必然伴随一个同等幅度、但是方向相反的融像性聚散改变,双眼镜片摆动法在训练调节灵敏度的同时,也改进了融像性聚散。

【训练设备】

(±0. 50DS、±1.00DS、±1.50DS、+2. 00DS、+2. 50DS)的反转拍、视力卡、视力卡架。

1.先使用±2.0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1.50D检查

2.再使用±1.5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1.00D检查

3.使用+/-1.0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0.50D检查

4.使用±0.5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

图2.jpg

从不能通过的双面镜度数开始:

例如:±1.50D检查:单眼:8cpm)双眼:5cpm

配合视力卡:

视标:20/30,20/40,20/50;

视标的选择:

以近视力检查结果为参考

一般±2.00D或±1.50D:20/30;

一般±1.00D或±0.50D:20/40;

训练时间:20-30分钟/次,1-2次/天

训练周期:10-15天为一个疗程

巩固训练:10-15天为一个疗程

维持训练:20-30天为一个疗程(每周训练3-4次)

例如:±1.50D检查:单眼:8cpm)双眼:5cpm

A.训练±1.50D,视力卡20/30;

B.10天达到正常,继续巩固到1个月

C.1个月后做维持训练,持续1个月;

D.±1.50D检查:单眼:20cpm)双眼:16cpm

继续:

A.再训练±2.00D,视力卡20/30;

B.10天达到正常,继续巩固到1个月

C.1个月后做维持训练,持续1个月;

D.±2.00D检查:单眼:20cpm)双眼:16cpm

调节灵敏度测定及训练的好工具——反转拍(双面镜、蝴蝶镜)

注意事项

1.低度近视使用训练要及时复查

2.训练时配戴屈光矫正眼镜

3.明确训练的目的:改善调节,特别是调节滞后、NRA/PRA的不匹配、调节超前、调节灵活度问题、调节效能的减低

调节灵敏度

调节灵敏度(accommodative facility)反映眼睛控制调节状态的能力。这是评价眼睛是否能够平稳地有效地改变调节量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一分钟内人眼有效改变调节量的次数来反应调节灵敏度的好坏。

一、调节灵敏度的概述

调节灵敏度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调节刺激不断变化时的调节反应异常、调节反应的潜伏期与速度异常,临床上比较注重调节幅度的测量,却忽略了调节灵敏度的评价,事实上,调节幅度正常的患者,也有可能有动态的调节反应异常,即调节灵敏度下降。

通过调节灵敏度的测量可以有效地判断调节和集合功能有无异常。许多研究结果认为如果双眼的调节灵敏度值低于8 cpm或者单眼的调节灵敏度值低于11cpm为异常(用+2.00D的蝴蝶镜,刺激目标的距离为40cm)。

二、调节灵敏度的测定方法

双面镜法(Flipper bar method)通过使用双面镜(反转拍)来评估调节的灵敏度。

测试步骤:

(1)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2)患者配戴偏振眼镜看偏振视标,视标放置在40 cm处。

(3)确定双眼未被遮盖,将反转拍置于患者眼前,如图所示,令患者通过+2.00DS的镜片,开始计时,一清楚时即翻转至-2.00DS,记录60 s内翻转的环数和有困难的镜片,一环包括+2.00DS和-2.00DS。

图1.jpg

(4)如果患者未达到标准值,则移走偏振镜和偏振视标,遮住患者的左眼,重复第三步,记录结果;然后遮盖右眼,重复第三步,记录结果。

(5)标准值,如表所示。

单眼与双眼标准值

年龄

标准值(双眼)

标准值(单眼)

6岁

7岁

8-12岁

13-30岁

30-40岁

4.0cpm

5.0cpm

7.0cpm

8.0cpm

9.0cpm

6.0cpm

7.0cpm

8.0cpm

11.0cpm

―――

(6)结果分析:由于测试为双眼状态,因此调节和集合的异常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

临床上,如果双眼测试的结果正常,往往意味着在这两方面的功能都正常;如果患者不能通过双眼测试则应进行单眼测试,如果不通过,可以肯定有调节问题,如果通过了单眼测试,则往往说明患者是双眼视功能异常。

三、端节灵敏度的训练方法

【训练目的】

正镜片减少调节刺激,而负镜片增加调节刺激,此时会聚刺激保持不变,因此调节性会聚必然伴随一个同等幅度、但是方向相反的融像性聚散改变,双眼镜片摆动法在训练调节灵敏度的同时,也改进了融像性聚散。

【训练设备】

(±0. 50DS、±1.00DS、±1.50DS、+2. 00DS、+2. 50DS)的反转拍、视力卡、视力卡架。

1.先使用±2.0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1.50D检查

2.再使用±1.5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1.00D检查

3.使用+/-1.0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0.50D检查

4.使用±0.5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

图2.jpg

从不能通过的双面镜度数开始:

例如:±1.50D检查:单眼:8cpm)双眼:5cpm

配合视力卡:

视标:20/30,20/40,20/50;

视标的选择:

以近视力检查结果为参考

一般±2.00D或±1.50D:20/30;

一般±1.00D或±0.50D:20/40;

训练时间:20-30分钟/次,1-2次/天

训练周期:10-15天为一个疗程

巩固训练:10-15天为一个疗程

维持训练:20-30天为一个疗程(每周训练3-4次)

例如:±1.50D检查:单眼:8cpm)双眼:5cpm

A.训练±1.50D,视力卡20/30;

B.10天达到正常,继续巩固到1个月

C.1个月后做维持训练,持续1个月;

D.±1.50D检查:单眼:20cpm)双眼:16cpm

继续:

A.再训练±2.00D,视力卡20/30;

B.10天达到正常,继续巩固到1个月

C.1个月后做维持训练,持续1个月;

D.±2.00D检查:单眼:20cpm)双眼:16cpm

注意事项

1.低度近视使用训练要及时复查

2.训练时配戴屈光矫正眼镜

3.明确训练的目的:改善调节,特别是调节滞后、NRA/PRA的不匹配、调节超前、调节灵活度问题、调节效能的减低

调节灵敏度(accommodative facility)反映眼睛控制调节状态的能力。这是评价眼睛是否能够平稳地有效地改变调节量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一分钟内人眼有效改变调节量的次数来反应调节灵敏度的好坏。

一、调节灵敏度的概述

调节灵敏度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患者对调节刺激不断变化时的调节反应异常、调节反应的潜伏期与速度异常,临床上比较注重调节幅度的测量,却忽略了调节灵敏度的评价,事实上,调节幅度正常的患者,也有可能有动态的调节反应异常,即调节灵敏度下降。

通过调节灵敏度的测量可以有效地判断调节和集合功能有无异常。许多研究结果认为如果双眼的调节灵敏度值低于8 cpm或者单眼的调节灵敏度值低于11cpm为异常(用+2.00D的蝴蝶镜,刺激目标的距离为40cm)。

二、调节灵敏度的测定方法

双面镜法(Flipper bar method)通过使用双面镜(反转拍)来评估调节的灵敏度。

测试步骤:

(1)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2)患者配戴偏振眼镜看偏振视标,视标放置在40 cm处。

(3)确定双眼未被遮盖,将反转拍置于患者眼前,如图所示,令患者通过+2.00DS的镜片,开始计时,一清楚时即翻转至-2.00DS,记录60 s内翻转的环数和有困难的镜片,一环包括+2.00DS和-2.00DS。

图1.jpg

(4)如果患者未达到标准值,则移走偏振镜和偏振视标,遮住患者的左眼,重复第三步,记录结果;然后遮盖右眼,重复第三步,记录结果。

(5)标准值,如表所示。

单眼与双眼标准值

年龄

标准值(双眼)

标准值(单眼)

6岁

7岁

8-12岁

13-30岁

30-40岁

4.0cpm

5.0cpm

7.0cpm

8.0cpm

9.0cpm

6.0cpm

7.0cpm

8.0cpm

11.0cpm

―――

(6)结果分析:由于测试为双眼状态,因此调节和集合的异常都将对结果产生影响。

临床上,如果双眼测试的结果正常,往往意味着在这两方面的功能都正常;如果患者不能通过双眼测试则应进行单眼测试,如果不通过,可以肯定有调节问题,如果通过了单眼测试,则往往说明患者是双眼视功能异常。

三、端节灵敏度的训练方法

【训练目的】

正镜片减少调节刺激,而负镜片增加调节刺激,此时会聚刺激保持不变,因此调节性会聚必然伴随一个同等幅度、但是方向相反的融像性聚散改变,双眼镜片摆动法在训练调节灵敏度的同时,也改进了融像性聚散。

【训练设备】

(±0. 50DS、±1.00DS、±1.50DS、+2. 00DS、+2. 50DS)的反转拍、视力卡、视力卡架。

1.先使用±2.0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1.50D检查

2.再使用±1.5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1.00D检查

3.使用+/-1.0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如果低于此标准,用±0.50D检查

4.使用±0.50D检查:单眼:11cpm)双眼:8cpm;

图2.jpg

从不能通过的双面镜度数开始:

例如:±1.50D检查:单眼:8cpm)双眼:5cpm

配合视力卡:

视标:20/30,20/40,20/50;

视标的选择:

以近视力检查结果为参考

一般±2.00D或±1.50D:20/30;

一般±1.00D或±0.50D:20/40;

训练时间:20-30分钟/次,1-2次/天

训练周期:10-15天为一个疗程

巩固训练:10-15天为一个疗程

维持训练:20-30天为一个疗程(每周训练3-4次)

例如:±1.50D检查:单眼:8cpm)双眼:5cpm

A.训练±1.50D,视力卡20/30;

B.10天达到正常,继续巩固到1个月

C.1个月后做维持训练,持续1个月;

D.±1.50D检查:单眼:20cpm)双眼:16cpm

继续:

A.再训练±2.00D,视力卡20/30;

B.10天达到正常,继续巩固到1个月

C.1个月后做维持训练,持续1个月;

D.±2.00D检查:单眼:20cpm)双眼:16cpm

注意事项

1.低度近视使用训练要及时复查

2.训练时配戴屈光矫正眼镜

3.明确训练的目的:改善调节,特别是调节滞后、NRA/PRA的不匹配、调节超前、调节灵活度问题、调节效能的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