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呼?弱视呼?

弱视:【眼球内外部无器质性变而矫正视力不到正常(小于0.9)。】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

弱视是一种眼睛眼底细胞得不到有效的光和清晰的像刺激而发育不好的问题。因此,弱视的人即使戴上眼镜,视力都没有办法达到正常。

近视:【眼在调节存在的情况下远视力低于1.0,而近视力正常,配戴凹球面透镜片可使视力提高,但在调节完全麻痹时验光却为正视或远视。】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所以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若将目标逐渐向眼移近、发出的光线对眼呈一定程度的散开,形成焦点就向后移,当目标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点。此点离眼的位置愈近,近视眼的程度愈深。

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称为屈率性近视)。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

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D,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称为单纯性近视。另一种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称为变性近视。此外,习惯上常将3D以下近视称为轻度近视,3~6D者称为中度近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

近视弧症状起因

近视呼?弱视呼?

近视弧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近视弧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近视弧发生的原因之一,是眼球后极的伸张,主要在乳头颞侧,可使视神经的巩膜管和视神经都向颞侧伸张成为偏斜的圆柱,因此管壁的一部分可由检眼镜看见。最明显的是纯白的巩膜被暴露出来,在与视网膜交界处有时可以看到脉络膜血管残余与少量色素沉积。

原因之二是在近视眼的眼球伸张中,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被牵拉,离开乳头边缘,使没有色素上皮层掩盖的脉络膜血管暴露出来。暴露的脉络膜可以离开视神经乳头,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出来,也可发生萎缩。萎缩后的残余组织盖在巩膜上,因而形成大小不同,黄、白相间和残余色素的弧形区。

近视患者不想戴眼镜怎么办?

近视呼?弱视呼?

  戴眼镜是治疗近视最常规的方法,但是不少近视朋友却并不喜欢戴眼镜,因为戴着眼镜着实很不方便,如长时间戴眼镜会时鼻翼两侧会留下印记、吃饭的时候热气会使眼睛变模糊、运动的时候可能会打碎眼镜,伤害眼镜。那么,近视患者不想带眼镜该怎么办呢?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治疗近视吗?

  近视眼手术助大家拥有良好视力

  对于年龄在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近视朋友而言,选择准分子激光手术是相当不错的,该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临床以来,已经有上千万近视眼人群选择。尤其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德国鹰视FS200宇航飞秒全激光近视手术,2002年通过美国FDA权威认证。自此之后,凭借其“全程无刀”、“个性灵活的手术参数设置”、“独具可视化系统”等不可比例的技术优势,在全球各地迅速被推展开来,其中甚至包括航天宇航员,堪称宇航飞秒全激光。

  不过,近视眼中的高度、超高度近视患多因角膜相对较薄、屈光回退的可能性大等原因而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恢复视力的最理想手段是ICL晶体植入手术,它是将一种由先进胶原蛋白材料collamer制成的柔软晶体,通过一个微型切口植入眼内。临床治疗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200-2000度)、远视(500-1000度)和散光(100–600度),不去除、不破坏眼角膜组织,无手术缝合,卓越的视觉质量可提前预见。通过对多位患者的临床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经得到证实。

  MCT角膜塑形镜夜晚戴白天摘重获清晰视力

  年龄未满18岁的青少年眼睛尚处于发育期,近视的度数会不断地增长。适不适合接受近视眼手术的,不过大家可以选择MCT角膜塑形镜来矫正视力,这是一种不用手术也能矫治近视眼的技术,其方法原理是通过在睡觉时配戴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高透氧性角膜塑形镜片,由镜片产生物理作用,将角膜中央的细胞推向周边,使光学区变平,眼轴变短,从而快速提高裸眼视力,有效地阻止近视的发展,达到“睡觉就能矫正近视”的效果。

  MCT角膜塑形镜采用夜间配戴矫正方式,白天取镜后即可获得良好的自然视力,并且能维持视力正常。此技术可以使600度以内的近视在一周左右达到1.0以上的视力,尤其针对18岁以下近视快速发展的青少年能够控制其发展。并且,MCT角膜塑形镜采用高透氧性材质,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安全性高,是目前临床唯一对青少年进行性近视有抑制进展作用的方法。

  以上是关于“近视患者不想戴眼镜怎么办?”的介绍。目前医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治疗近视的方法也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过小编提醒,不管大家选择戴镜还是近视眼手术来摘镜,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

  

近视患者常伴电脑易得青光眼

近视呼?弱视呼?

  青光眼的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最终可导致视神经严重损伤而失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全球共有7000万青光眼患者,估计2020年将达到8000万。

  全球因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总数的50%。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高,65岁以后可达4%至7%。

  而随着电脑、电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的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青光眼?而一旦患上了青光眼时,我们又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早诊断+定期检查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通常被称做“盗取视力的小偷”,或被称做“沉默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有多种因素,有眼球本身结构的因素、遗传因素、神经血管系统及环境因素影响等。但在疾病初期因为没有症状而被忽视,只有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才引起患者可以察觉的症状,在视觉非常重要的部位引起无可挽回的丧失。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50%的患者、发展中国家高达90%的患者,都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所以,医学专家建议,如果发现眼睛有不适感,就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进行青光眼筛查,及时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尽量避免青光眼病程进展,最大限度地保存现有视力。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认为通过药物或手术将高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青光眼就算治愈了,这是一个大误区。事实上,治疗方式仅仅是控制青光眼不再发展,而不是将青光眼完全治愈。所以,定期进行常规检查都属必要,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

  常擦电脑屏幕

  对很多人来说,一天面对电脑十多个小时是常事,但是,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屏9小时以上的人士,患青光眼的几率是其他人的两倍,而且近视患者长期面对电脑,更是青光眼的高危人士。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近视者长时间使用电脑似乎与青光眼大有关联。所以,任何高用量使用者都应该定期进行全面的眼睛检查。

  另外,布满灰尘的电脑荧光屏也是引发青光眼的一大因素。专家建议,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经常擦擦荧光屏,以保持荧光屏的干净,并把光度及颜色对比调校至最舒适的度数,摆放荧光屏的位置要适中,光线必须来自两边,而不是来自前后面。定期验眼,有两项青光眼测试,包括量度眼球压力的眼压力检查法和检查眼睛视野的视野检查法,均可以最有效发现青光眼问题。

  头疼恶心要警惕

  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眼痛、眼胀、视蒙、虹视。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严重者可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到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合并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症状。 所以,医学专家提醒,如果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患者不要以为一定是胃肠道疾病,这也可能是急性青光眼发作的先兆,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情绪波动的时候,最容易发生。

  急性青光眼的主要症状是眼睛酸胀,有疼痛感,有的时候还头痛、呕吐,容易和普通的胃肠道疾病混淆。除气温因素外,患者自身的眼球发育存在异常以及情绪差也是诱发因素。此外,老年人常常过度用眼,比如长时间看报,也会诱发青光眼。

  不要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

  专家提醒说,一些有眼睛发痒、干涩等不适症状(多为慢性结膜炎)的患者,特别是多见于城市白领的“视频终端综合征”人群,为减轻眼部不适或视力疲劳,自行买某些保健类眼药,不经医生指导长期使用,容易引发眼病。

  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不仅可对角膜上皮产生损害,而且对结膜杯状细胞产生严重损伤,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同时,长期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有可能造成正常结膜囊内菌群紊乱,致使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致病作用的细菌,发生感染,即条件致病菌性感染。

  更为严重、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水,有可能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生,这种类型的青光眼往往不易及时发现,至晚期才被确诊为青光眼,而青光眼所造成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而导致失明的现象,已经引起眼科医生的忧虑。所以,使用眼药一定要遵从医嘱,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出问题。

今天关于近视呼?弱视呼?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眼镜验光以及视力防护的资讯,记得关注新概念学校哦。

参考资料:http://www.s715.cn/20210824/4965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