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代人得近视的越来越多,配戴近视眼镜是近视患者简单的方法。刚戴上近视眼镜,如果有点头晕或不敢走路,一般人或许会认为这是正常反应,不少眼镜上也多注此说明。其实不然,这是眼镜配得不好所致。如果戴着眼镜头晕,是散光轴线不准;特别明亮、视物缩 小,是度数配深了;恶心呕吐,是瞳距不准。这些现象多出现在中低近视
现代人得近视的越来越多,配戴近视眼镜是近视患者简单的方法。刚戴上近视眼镜,如果有点头晕或不敢走路,一般人或许会认为这是正常反应,不少眼镜上也多注此说明。其实不然,这是眼镜配得不好所致。如果戴着眼镜头晕,是散光轴线不准;特别明亮、视物缩 小,是度数配深了;恶心呕吐,是瞳距不准。这些现象多出现在中低近视眼中,配得好的眼镜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判断近视眼镜配得好不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近距离测试法。 伸出手指在眼前18厘米处测试一下,如果眼睛看着很自然,再看看远距离,如果也是很自然,则说明眼镜验光是准确 的。反之,则是不准的。这个18厘米处是指25岁以下的人来说的,这个距离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30岁左右是20至22厘米,35岁左右是22至25 厘米,40岁左右是25至28厘米,45岁以上是28至30厘米。
如何自测散光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的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它和近视远视的原理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会让人看不清楚,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是否也经常眼花模糊?想知道是否患有散光吗,so easy!小编教你一招法宝——如何自测散光!
测试步骤:
1、摘掉眼镜(无论是框架眼镜还是隐形眼镜),轻松按摩眼部,使眼睛充分放松。
2、把上图保存手机中,手持手机与眼睛同高,从远到近水平移动,到刚刚可以看清线条的位置时,保持此位置。
3、轻轻遮住一只眼睛,用单眼看上图,分辨图片中虚线的颜色深浅情况
自测结论:
如所有虚线均匀排布,没有特别的深浅区分,则不存在眼睛明显的散光现象;
如单眼看虚线在某一个方向上特别清晰黑亮,则说明眼睛有一定程度的散光。清晰的线条和颜色浅的线条差别越明显,则散光越严重。
注:以上测试仅为初步评测(高度近视/远视的散光情况较难测出)。如需进一步了解眼睛各项参数,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或眼镜店进行全面的科学验光!
佐川藤井板材+合金81233玳瑁色C221潮款中性近视镜架
知识补充:如何预防散光?
1、应间断性用眼。每小时近距离用眼后,休息10分钟左右或向远处眺望,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合理饮食,多做户外活动。保证睡眠,每天至少睡眠大于8小时,要定期进行眼睛的检查和保健。
3、定期进行眼睛检查,及时加以矫治,以防止视力迅速下降。
4、自然采光时,窗户玻璃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比6或1比4。
如何自查0~6岁宝宝的视力发育情况
初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宝宝有一双漂亮健康的大眼睛?不过,在宝宝视力发育过程中,父母是否清楚各年龄段宝宝的视力标准?是否了解在家自查宝宝视力的方法?一旦眼睛和视力受到伤害,以现代的医学条件,都是一辈子不小的遗憾。小编就深受近视的影响,导致这辈子与眼镜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说,视力保护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眼睛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就要更加注意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以下如何自查0~6岁宝宝的视力发育情况。
一、0~6岁宝宝视力发育指标
1个月内:出生一周的宝宝,可以把视力集中在8~15cm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一周后,会跟踪运动的物体移动,喜欢看人的面孔或者高对比度的图案。1个多月时宝宝只能看见15~30cm内的物体,这时候宝宝视野窄小,属于远视眼。
2个月:2个月时的宝宝,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运动的物体,能协调地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快速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可以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宝宝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01~0.02。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这时,宝宝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宝宝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4个月时,宝宝视力约为0.02~0.05,两眼会跟踪走动的人。这个阶段,父母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走动,吸引宝宝的关注,观察宝宝眼睛是否会追随。
5~6个月:5个月时,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当宝宝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控制下摆弄物体,会盯住他拿到的东西,手眼开始协调。父母在宝宝眼前出示玩具,并上下左右缓慢移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意识地主动追随。6个多月时,宝宝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宝宝的视力为0.06~0.08,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7~8个月:宝宝能辨别物体的远近和空间,喜欢寻找那些突然不见的玩具,父母可跟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观察宝宝的兴奋程度和反应及时与否。
9~10个月:宝宝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寻找掉下的玩具,并能辩别物体大小、形状及移动的速度。能看到小物体,能开始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观察物体的不同形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实际上这是一种立体视觉,这阶段宝宝视力为0.1。
11~12个月:宝宝视线能随移动的物体上下左右地移动,能追随落下的物体。
1~2岁:1岁后,宝宝视力可达0.2~0.3,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在外界环境光线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视力逐步发育,到1.5岁时,他的视力可达0.4,能看见细小的物体如小虫、蚊子等,能注视3m远的小玩具,还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
2~5岁:宝宝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2~3岁时,视力达到0.5~0.6,有精细的视觉反射运动。
4、5岁时,视力大约为0.8~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这阶段的孩子能判断出物体大小、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概念。
6岁:宝宝6岁以后进入成人的视觉,视力达到1.0或以上,视力发育趋向完善,但是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能达到正常。
二、如何自查宝宝眼睛的方法
1.看外观
如何为新生宝宝把好眼睛发育第一关?专家介绍,首先要观察宝宝眼睛的外形,尽早发现先天异常。要注意宝宝睑裂大小是否一致,有没有眼球大小不一或上睑下垂等。其次观察两眼位置是否对称,眼珠转动要灵活、两瞳孔大小要相同,眼球黑白要分明且明亮,并注意有没有眼红、眼屎,以警惕源于产道的感染性眼病。
先天性白内障:轻度的先天性白内障对视力影响不大,也不容易察觉。晶体完全混浊则严重影响视力,可透过瞳孔看到晶体乳白色,患儿往往表情呆滞,眼睛不能注视或不能追踪光线。早期发现,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帮助患儿恢复并提高视力。有白内障遗传家族史者,更应注意新生儿的早期症状。
先天性上睑下垂:眼睑裂大小不一,显得眼睛大小不一,如果双眼上睑都下垂,即俗称“蒙珠眼”,如果下垂程度不遮盖瞳孔,不影响眼球发育,或可先不忙手术,继续观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有吸氧或缺氧历史的宝宝,家长还要特别留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当怀疑宝宝视力低下,并看到瞳孔区发白(晶体后机化膜),须想到此病。尤其是出生后半年内要特别关注。
2.借助手电筒
新生儿的视觉异常较难早期发现,要特别警惕。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时,视网膜已经发育,眼睛就能模糊地看到身边的人了,会对光线有反应,能“注视”着爸爸妈妈,喜欢“东张西望”看鲜艳动感的东西。其实,此时宝宝眼睛发育并未完全,新生儿及生后一个月的幼儿视力仅为光感或眼前手动,视野也很窄。
要判断宝宝视力是否正常,可以从眼睛对光的敏感度和对光的追踪能力做初步判断。可用手电光照射宝宝,如果宝宝的瞳孔能迅速缩小,说明对光的敏感度是好的;如果宝宝眼珠能随着移动的手电灯光而转动,说明宝宝的眼睛拥有良好的追踪能力。但是注意检查的灯光千万不能太强,照射时间不要太久。在黑暗环境用手电筒照婴儿的瞳孔,如果宝宝的瞳孔如猫眼一样有黄色反光,这可能患有凶险的视网膜母细胞瘤,需马上去看医生。对早产儿和怀疑有先天性眼病者,最好到专业眼科医院全面检查。
3.留心症状
一般刚出生的婴儿即使哭也几乎没有眼泪的,如果出生后十多天的眼睛有泪、有眼屎,就要考虑新生儿泪囊炎的可能,可先尝试在内眦部局部按摩和滴眼药水,但要注意和产道感染的眼病作鉴别。新生儿100天后还是有溢泪的话,则要做泪道冲洗或探通。
如果新生儿有严重的怕光、流泪等症状,孩子出生后如果眼球比别的同月龄孩子的眼球大,黑眼珠颜色不清澈透亮,瞳孔散大,触摸眼球感到较硬,要高度警惕是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须立即手术治疗,否则极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今天关于http://www.cnxsp.com.cn/20210901/57001148.html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验光师的资讯请关注新概念。
参考资料来源1:如何自测镜片度数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