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成年后近视度数还一直涨,这些运动不要做

【眼视光知识】成年后近视度数还一直涨,这些运动不要做

成年后近视度数还一直涨,这些运动不要做:视网膜是眼球里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具有很精细的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光进入眼球后最终需要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经视网膜转换成信号后传导到大脑,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东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小孩子的度数才会涨,成年了就不会有变化。但事实上却未必如此,18岁更多的是法律上成年人的定义,并不是说你满了18岁,你的眼睛度数也就绝对不会有变化了。

不过大部分人虽然18岁后度数还在增长,但基本在25岁左右能稳定下来,只是有部分,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一辈子度数都在涨。这是因为近视的成因很复杂,除了基因,环境、用眼习惯等各种因素都掺杂其中,而高度近视的成因就更加复杂了。

并且,高度近视的问题不只是度数在涨,还可能引起其它的眼部问题,比如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及其它一些眼底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已经是我国首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也就是说,在所有导致不能逆转的失明原因中,高度近视排在了第一位。

那么,多少度才是高度近视呢?

一般来说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就认为是高度近视了,也有一种标准认定等效球镜度超过800度就是高度近视。

所谓等效球镜度就是将近视的度数和散光度数的一半相加所得的结果(等效球镜度=近视度数+1/2散光度数)。因为很多近视的人都合并有散光的情况,因此采用等效球镜度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近视状态。

高度近视,可能会带来哪些麻烦?

由于近视度数平均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长度大概会增长1MM。因此随着度数的增加,眼球会变得越来越长,从而使得眼球壁变得越来越薄。相应地,脉络膜、视网膜都会变薄,从而发生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的风险均会大大增加。

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很难避免的,比如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不得青光眼,只能通过每年定期检查眼底,来争取有病尽早发现、尽早开始治疗。

而视网膜脱离有时会与一些运动相关,比如有研究对国家队50名跳水运动员的眼底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眼底不正常者占30%,其中视网膜脱离占16%,视网膜裂孔占8%。因此,通过避免参加一些活动,可以减少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呢?

视网膜是眼球里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具有很精细的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光进入眼球后最终需要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经视网膜转换成信号后传导到大脑,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东西。

视网膜虽然是很薄的一层,但结构复杂,从外到内可以分为10层,简单地可将其分为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这两层之间存在潜在间隙,在外力等病理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分离,造成了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早期可能表现为眼前有黑影、闪光感或遮挡感,随着脱离范围的扩大,则视力会出现明显下降,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高度近视一定会引起眼底改变么?

其实并不是所有高度近视都会引起眼底改变,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普通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

普通高度近视,就是虽然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等效球镜度超过800度),但是目前度数基本稳定,每年不再继续加深了,矫正视力也能达到1.0,并且从眼底来看,与正常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普通高度近视眼底

病理性近视,是指25岁之后,近视度数不断发展,眼球也会越来越长,因此从眼底来看,除了视网膜变薄,还可能出现其它病变,矫正视力也不断下降,最后可能失明。

△病理性近视眼底

高度近视应该避免参加哪些活动?

对于普通高度近视、眼底和正常人区别不大的患者,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运动就可以。当然,像跳水、蹦极、拳击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会大大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的剧烈运动不建议参加。要注意的是,每年都应定期复查近视度数和眼底情况。

但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1.跳水、蹦极、拳击这些视网膜脱落风险很大的运动不建议参加;

2.由于眼球壁薄,巩膜抗击外力能力较弱,像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也是建议尽量不要参与;

3.还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可以适当参与快步走、游泳这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当然,每年必须要进行验光和眼底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如果发现自己的度数一直在增加,并且矫正视力在逐渐下降,应该及时到眼科就诊,看是否需要使用手术等方法尽量控制病情。此外,如果眼前出现闪光感、遮挡感等,应尽快就医检查是否发生视网膜脱离,避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