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知识】别把近视遗传给孩子!

【眼视光知识】别把近视遗传给孩子!

别把近视遗传给孩子!:近视了,恢复视力是必须的,但恢复视力并不是近视后唯一要做的工作。因为除了恢复视力之外,还有一项工作必须得做,那就是竭力控制近视发展。近视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度数上升可能产生并发症,还可能会遗传给下…

  近视患者之所以越来越多,与它的发生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近视既可以在后天形成,也可通过先天遗传。而且后天形成的近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会遗传。因此,应对近视问题,可以先从近视的后天形成和遗传这方面突破,从而揭露近视的真相。

  近视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视物模糊,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为此,不少人觉得应对近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视力而非其它。当然近视了,肯定是需要恢复视力的,但恢复视力真是应对近视后唯一要做的工作吗?先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视了,恢复视力是必须的,但恢复视力并不是近视后唯一要做的工作。因为除了恢复视力之外,还有一项工作必须得做,那就是竭力控制近视发展。近视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度数上升可能产生并发症,还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专家谈及应对近视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为什么说近视不控制其发展,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呢?其实近视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里面的道理可以先从近视的发生说起。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出生后眼睛往往会有一定的远视,随着眼睛的发育,远视的症状一般维持到6岁左右就会消失。此后,眼睛会回归到正常的零度。6岁后,如果用眼过度或不正确用眼,以及有眼睛外伤等情况发生,则就有可能导致近视。不过,如果6岁之前就发生近视,往往多数跟遗传有关。

  当然,不是得了近视就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这中间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它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通常情况下,孩子在学前发生近视往往是低度的,这里的低度是指近视度数在200度以下。此后,近视会在一定的时间累积下,从低度向中度发展,中度近视范围是300度—600度;然而中度并不是近视的极限,它还会从中度发展到高度,高度是指600度以上;不过到了高度也不算结束,近视还有超高度,超高度往往是800度以上。近视就是沿着从低度到中度再到高度然后到超高度这样一个梯形模式发展的。那这跟遗传有何关系呢?

  临床医学已证明,近视会遗传,且度数越高,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越大。有关研究数据表示:父母双方若均为高度近视,则所生子女100%高度近视。如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则后代中近视患病率为50%。如果父母双方都不是高度近视,只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子女的发病率可能是25%。如果父母一方是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子女是不会出现高度近视的,有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从数据不难看出,近视度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遗传的概率大小。近视从低度发展到高度是“量变”,高度近视很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自然演变成了“质变”。近视的“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危险信号,不仅是针对遗传,也是针对患者本身。高度近视比轻度近视更容易发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而且它们具有致盲性。

  既然对近视遗传问题已经明了,那该如何应对呢?专家表示:打破近视遗传问题,首先要做的是不让近视从“量变”过渡到“质变”。如何切断“量变”到“质变”这个循环呢?那就是近视后,既要恢复视力,也要采取强有力手段,控制近视发展,让近视度数不发展上去,这也就间接阻止了“质变”的发生。”

  总之,近视问题不能小看,不光要对自己的眼睛负责,也要对下一代负责。只有人人坚持这种态度,认真对待近视,近视人群才会慢慢缩小,我们的眼睛才能保持长久的光明。